謝凱不說話了。
該說的,也說的差不多了。
部隊的高階指揮官自然會考慮各種問題,哪些裝備需要更換,哪些裝備能受到他們的青睞,並不是一場演習能決定的。
何況,對於404來說,賣裝備,只是發展的基礎。
核心,還是在技術力量的研究上。
僅僅靠著挖人跟自己投入資金搞開發,現在已經跟不上404的發展,同時也不太符合整個國防工業系統的建設。
跟其他單位合作,由404主導,才是王道。
這次的演習,讓不少404強力競爭者壓力很大,沒等404管理委員會主動找其他單位,那些單位就已經急不可耐地要跟404合作。
其中,表現最積極的就是沈霍伊。
“沈霍伊現在態度好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種咄咄逼人,看不起咱們的架勢……”嶽林對沈霍伊主動提出合作,非常滿意。
404當初為了超7專案,可是費盡了心血,甚至鄭宇成為了沈飛的技術人才,一杯酒一名技術骨幹,喝到胃出血。
從那之後,雙方的矛盾就計劃。
完全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節奏。
甚至,蘇27全套生產技術引進回來,明明有著404的莫大功勞,可沈霍伊那邊,依然對這邊的態度也沒有好轉。
蘇27屬於重型戰機,即使給了132以及611,這兩家單位也很難啃下來,至少,需要花費比沈霍伊更長的時間。再加上611跟132廠承擔了十號工程,超7專案就已經影響到了十號工程的進度,再有蘇27,那點技術基礎根本沒法搞。
說到底,蓉飛這邊的基礎還是不如沈霍伊。
“不管他們態度如何,蘇30,絕對不能免費交給他們,至少,需要技術共享。同時,超7的一些技術,同樣不能免費給他們。他們經費比咱們還充足,從引進蘇27之後,空軍就對這戰機寄予了厚望,一直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就為了裝備這個……”
謝凱倒是不在意沈霍伊的態度。
單位跟單位之間,必須要有利益,如果沈霍伊依然如同原來那樣,什麼都不想付出,就從404搞到他們花費巨大成本開發出來的技術,根本就沒有合作的必要。
“這次他們願意出錢,而且,為了表達他們的誠意,直接派出了總工程師顧誦芬……”齊志遠一臉笑容的話,讓謝凱有些意外。
沈霍伊什麼時候改變行事風格了?
居然沒有先派出高層管理團隊談判,而是派出總工程師。
顧誦芬,謝凱太熟悉了。
這位被譽為殲8之父的大牛,向來是謝凱等人的偶像。
殲7跟殲8,都是源於米格21。
有米格21生產技術的單位很多,但是最終能開發出一系列戰機的,只有蓉飛跟沈霍伊。
在殲7上,蓉飛的技術團隊,哪怕是開發出了殲10跟殲20這些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先進戰機,依然在殲7的技術改造中不遺餘力。甚至,改造的型號,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夠用了……
相對來說,沈霍伊在殲8的改造上,沒有這麼多型號。
但是誰都無法否認,沈霍伊在殲8的改造上,並不差。
而且,即使在引進了蘇30後,八爺在二十多年的時間,依然一直都是海軍航空兵的主力擔當。
更重要的是,現在殲8的改進型號殲8iii已經完成樣機制造,即將進行首飛。
這款戰機的因為在試飛過程中連續兩次出現事故,從而導致沒有裝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