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891 數千噸的航母甲板特種鋼,120美元一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91 數千噸的航母甲板特種鋼,120美元一噸? (2 / 3)

“你當初不是說了可以給250美元每噸?”

馬卡洛夫覺得,眼前這年輕人也一點都沒有誠信。

不要臉。

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如果真的這樣,還不如直接賣給美國人了,雖然說被美國人坑了一把,整個造船廠的人感情上很難接受,至少,也不能便宜了眼前這個中國人。

120美元每噸,花了好幾億美元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只能回收360萬美元。

這跟預想差的太遠。

哪怕是250美元,這也不過才750萬美元。

“廠長達瓦里氏,不是隻用了29000噸麼?”謝凱有些疑惑。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使用的鋼材,那是有定數的。

拆解之後,氣槍切割的廢渣,基本上沒有什麼用了。

怎麼會多出來呢?

“還有幾千噸完好的軍艦用特種鋼……”馬卡洛夫沒好氣地說道,“僅僅是這幾千噸特種鋼,價值都遠遠高於這個……”

謝凱差點流口水。

特麼的,要真的這樣,直接拖回去,第二艘賣給阿根廷海軍的航母用鋼,能解決很大一部分。

要是有甲板使用的特種鋼,直接可以用這些鋼材投入生產,成本將會降低很多;甚至,直接用這些鋼材在陸地上整一個陸地試驗系統,用來訓練艦載機飛行員什麼的。

絕對划算。

狗曰的美國人!

這便宜撿大了。

“如果有航母建造工程,這些特種鋼,就有價值。如果沒有,這些甚至沒有多大用處……”謝凱壓抑著心中的激動,“廠長達瓦里氏,我可以去看看這些鋼材麼?如果能評估這些鋼材,或許我們可以出更高的價格。”

美國人絕對是為了這些東西。

蘇聯在特種鋼材這些原材料的生產上,技術絕對不差的。

曾經,謝凱在網上看到不少資料,哪怕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很多軍用特種材料,都是從俄羅斯或則其他原來的蘇聯加盟共和國進口的。

國內材料技術,比起國際上,差了不少。

有些材料即使知道配方跟生產工藝,也因為工藝裝備不行,成本更昂貴。

“搞定了?”羅峰見謝凱跟馬卡洛夫兩人有說有笑地從鏽跡斑斑的瓦良格號上下來,小聲問他。

謝凱搖頭,也沒解釋,直接讓羅峰開車跟著。

在馬卡洛夫的帶領下,謝凱一行人直接往黑海造船廠內部而去。

一個可以製造將近十萬噸派排水量航母的大型造船廠,倉庫有多大?

只有看了,才知道。

連綿一片的廠房,旁邊就是機械加工廠跟焊接廠。

倉庫裡面,有直接下料的各種裝置,只是可惜,這些裝置,很多都因為沒有生產業務,缺乏維護保養,同樣變得鏽跡斑斑。

倉庫裡,甚至有著鐵軌在中間。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裡是某個室內火車站。

倉庫佔據了很大一片區域,謝凱不知道其他倉庫裡面有什麼。

或許,那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使用的核子蒸汽發生器組裝車間就在這附近?

是否在,謝凱也不知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