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艘,兩億呢。
航母的消耗更大,這還不算各種基礎技術升級等的問題。
“這也不能怪咱們,雖然排水量沒有變化,701那邊不少的新設計用上了。你當初同意他們以這個為基礎,論證新的航母技術……”面對謝凱上門問罪,齊志遠一點都不擔心。
現在各項工作都在穩步推進,比之前情況好多了。
需要做的,也就是等待,而不是其他。
齊志遠大多數時候都是在701所跟滬東船廠奔波,還有的時候就是到相關配套的工廠去了解各種零部件的生產進度以及技術缺口。
“蘇聯那邊的航母技術資料什麼時候回來?有不少的設計,沒有任何經驗,容易出問題。現在的進度受到影響,也跟這有很大關係,邊設計邊修改,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進度……”齊志遠開始向謝凱訴苦。
無論是嶽林還是謝建國,他都不擔心。
最擔心的就是謝凱。
一旦謝凱不支援,無論是航母還是萬噸級的大型驅逐艦專案,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055大驅呢?”困難是擺在眼前的。
謝凱也無法解決,自然不能沒理由就指責誰。
所有人都很努力。
“結構設計的問題都還沒完全解決,內部各部分空間又沒有可借鑑的,只能根據你之前提的一些要求來預留空間……你明天干脆跟我一起去一趟701,聽專家說,比從我這裡瞭解的更詳細。”齊志遠沒有詳細介紹055萬噸級大型導彈驅逐艦所遇到的問題。
越是先進的裝備,對技術要求越高。
國內船舶製造業,之前基礎太差了,而國外甚至都不允許他們靠近了觀察。
找不到借鑑,沒有參考,甚至很多技術國內都不是很瞭解,設計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如果有機會去參觀一下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這對國內設計有很大的好處……”齊志遠的話,讓謝凱嚇了一跳。
看著齊志遠,謝凱很緊張,“齊叔,他們該不會想要設計那樣的大型導彈驅逐艦吧?咱們萬噸級的技術差距都這麼大,而且經費啥的……”
由不得謝凱不緊張。
就怕海軍跟701所在設計過程中越搞噸位越大。
畢竟這不是國家立項的專案,而是由紅旗集團跟海軍聯合投資,701設計所設計的自主專案。
哪國的海軍不喜歡擁有更大噸位的軍艦?
排水量越大,戰鬥力也就越強不是。
謝建國之前剛找了謝凱呢。
“你想啥呢!雖然很想,大家也都知道實際情況如何,自然不會有人只想著噸位大,不顧基礎盲目地追求更大噸位。只是為了學習一些關鍵地方,看看別人的解決方案……”齊志遠自然明白謝凱的想法。
國內確實也想。
奈何,基礎差得太多。
萬噸級的導彈驅逐艦設計都是巨大的問題。
現在國內想要找到借鑑,讓這方面的設計可以更有效率。
有借鑑,就知道怎麼下手了。
“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跟航母不一樣,這種導彈驅逐艦在俄羅斯本土生產,而不是烏克蘭船廠。烏克蘭那邊主要製造航母……”謝凱也沒法。
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不是他不想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