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認為,即使都搞這個,產品也差不多。
可不要臉的謝凱卻讓他發現,要麼,花錢從紅旗集團手中買專利生產,賣得越多,給紅旗集團掙錢越多。
要麼,他們就只能弄的完全跟紅旗集團不一樣,甚至連很多核心技術都不行。
人家一個VCD,申請了873項專利,還不說一些通用技術的專利更多。
而且,這個專利的數量,還在持續增長中。
連個產品外形設計,人家都申請了十多種不同的專利。
姜萬勐之前也反駁過謝凱,在國際上,專利可能會解決問題,但是國內這是個麻煩的事兒,雖然國家專利法案已經比較健全。
於是乎,謝凱帶他看了紅旗集團位於滬市的律師事務所,三百多號各種型別的專業律師,同時也帶他乘坐專機去了香江的律師事務所,還有一百多名國際法的律師……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不崩潰?
所以,對於紅旗集團為了一個商標,直接收購一個在外界規模龐大工廠的手段,他早就無力吐槽了。
為什麼非得國光?
換個名字,一樣的,反正沒有什麼影響,新產品嘛。
謝凱振振有詞地解釋,國光,中國之光。
為什麼?
這是中國第一次有機會成為標準制定者。
為了成為標準制定,準備了超過五百名的律師,上千項專利。
甚至為了讓競爭對手猝不及防,準備了50萬臺的產品。
各種廣告準備的更是讓人無法躲避。
“諸位,這一次,不僅關係到市場,同樣也關係到我們國內是否可以在消費電子領域某一個方面成為標準制造者。必須保證萬無一失。為了這個機會,我們準備了這麼多年,砸入了超過二十億的資金……”謝凱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不僅是他,連參與的核心人員,都從裡面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五十萬臺,二十億的資金,三年的準備時間。
“謝總,咱們國光VCD一臺五千的定價,是不是太高了?”姜萬勐有些擔心,“咱們國內老百姓可還不富裕,彩電普及率都不是太高……”
“不高。國內有錢人比咱們想象的多多了。”黃光裕掌管著國美,自然知道國內市場什麼情況,“何況,國際市場上,摺合美元也才1000美元。我覺得搞促銷活動沒有必要。至少先期沒必要。”
“先不說,宣傳攻勢展開,跟央視廣告部聯絡,先從那邊開始,然後所有門店所在的區域,等央視的廣告轟炸一週再推出,這之前,不準賣貨!”
對於廣告營銷策略,謝凱並不熟悉。
奈何,經過了幾十年廣告轟炸,加上這幾年他們產品一直霸佔著央視新聞黃金廣告時段產生的效果,謝凱也熟悉了,這種手段,這個時代的國人,根本就沒有抵抗力。
“這是一場標準之戰,勝利了,以後國內在這方面,就能掌握標準制定,敗了,這投資,基本上都會打水漂。拜託諸位了!”謝凱在最後的時候,站起來,對著國美跟國光甚至後勤維護各單位的負責人們深深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