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326 引進安-22不僅為飛機技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26 引進安-22不僅為飛機技術 (3 / 3)

真像謝凱說的那樣,蘇聯人完全可以撿起來繼續開發。

謝凱在安東諾夫的人提出來時候就動心了,哪裡這麼容易就放棄了?

“人才儲備不夠,不是問題。一邊消化一邊培養人才,等到蘇聯不行了,再從安東諾夫設計局挖人。在蘇聯倒下前,我們必須跟安東諾夫達成合作。只有在合作過程中,才能真正瞭解到他們技術團隊的情況,接觸到各種核心技術人員。”

謝凱之所以一直想擴大跟蘇聯的合作,甚至連安22這樣的飛機都想要,不僅是安22對於中國航空工業有著很大好處。

在合作過程中,中方人員可以透過正常的官方渠道接觸到安東諾夫的設計師跟技術骨幹。

這才是謝凱熱衷於跟蘇聯人各種合作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最不能放棄的。

一旦蘇聯解體,跟西方國家搶蘇聯人才,經濟不行,基礎落後的中國,確實沒有多大優勢。

只能靠著提前佈局。

柳東勝在烏克蘭經營了這麼長的時間,以他一個人的能力,也沒辦法跟不同型別工廠的技術骨幹接觸。

那樣的話,目的就太明顯了。

謝凱希望在蘇聯解體前的兩年時間內,不斷擴大跟蘇聯的技術合作。

無論是戰機還是大型運輸機,只要合作,就能接觸到蘇聯的核心技術人員,在瞭解過程中,就可以確定要哪些人。

只挖最核心的技術骨幹,回國後以老帶新,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為國內航空工業培養大量的人才。

蘇聯解體後幾十年,國內航空製造業一直因為人才培養的速度太慢而發展緩慢。

雖然說運20已經搞出來了,可運20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20噸,最大載重量只有66噸左右。

最大起飛重量只是220噸級別,而安22最大起飛重量是250噸……

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安東諾夫快要活不下去了。

主動向謝凱推銷安22的技術,其實就已經開始想要靠著賣技術救命,後面他們什麼技術都會賣的。

如果從引進安22技術開始,不斷發展,等到原本那個世界運20出來的時候,中國的技術發展雖然不足以搞出安225那樣的,至少起飛重量400噸級別的安124,應該問題不大。

為了說服白彥軍,謝凱同樣是各種理由。

“白叔,安東諾夫設計局曾經想要把安22改成雙層客艙的民用飛機,可以載七百名乘員。不過技術難道比較大,沒有適合的發動機,加上沒錢,以及蘇聯放棄了這款飛機,最後才不得不放棄。安124重型運輸機就是用來代替安22的,兩者有不少相同技術……”

安東諾夫忽悠謝凱的話,被謝凱拿來忽悠白彥軍了。

謝凱還沒說,這玩意兒起飛距離只要1300米,著陸距離也只要800米,對跑道的要求更是不嚴格,繼承了蘇聯人飛機的一貫風格——狂野起降。

“如果我說反對會有用嗎?”白彥軍放棄了說服謝凱放棄。

謝凱搖了搖頭。

白彥軍看著謝凱,只是嘆了一口氣,不再說話了。

謝凱安慰著白彥軍,“白叔,這真對我們有著很大好處……現在應該儘快跟秦飛的人溝通一下,汪主任跟老鄭他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