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這麼多先進技術,他都在納悶600萬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虧得他還在考慮究要怎麼樣才能讓成本更便宜。
一輛兩千多萬,部隊根本用不起。
“這只是359的改進型號,原本沒有打算提供這樣的版本給部隊使用。跟88式主戰坦克競賽的事情,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想過……”章德明解釋著。
謝凱沒說話。
這種坦克的成本,部隊接受不了,就連404也不可能虧損這麼嚴重去提供給部隊使用。
一個營的數量43輛,按照成本價2000萬一輛,一個營就得8.6億!
在中國,一個營的裝備8.6億,這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連二炮的戰略導彈營,估計成本都到不了這個價格。
“基地沒有可能一輛坦克幫著部隊承受1500萬的成本。”謝凱嘆了口氣,“一些花哨的,取消了吧。自己研究可以,提供給部隊用於作戰試驗,不行。”
“之前你不是說了,未來戰爭是向著資訊化發展,這也是整合目前基地最好的技術,如果大規模的生產,以及其他的技術大量運用,成本就會降低下來……”
章德明希望能說服謝凱。
資訊化作戰,是謝凱提出來的。
從謝建國的那套計算機輔助系統發展而來的新型火控系統,讓基地在自動化的研究領域中投入了很多。
無論如何,謝凱是沒有想到,章德明他們會把這些技術全部運用到坦克中來。
“鄭主任知道嗎?”謝凱以為是鄭宇成同意了的。
章德明搖頭,“這三輛坦克,幾乎所有的技術,都是全新的,所以成本很高……”
祝榆生在旁邊,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樣一輛坦克,成本就接近了他們目前還沒有完整設計方案的三代坦克,按照這樣的技術標準,他們的三代坦克,最終成本得多少?
謝凱不知道是如何從試驗場回到基地的,他擔心的事情,成為了事實。
基地在359坦克專案的持續研究投入是不小的,可誰都沒有想過,最終會搞出一輛成本超過2000萬的坦克。
這是軍方願意承擔的成本的4倍,中間差距達到了1500萬。
一輛59坦克,國內成本價也就在120萬左右,眼前這種坦克,成本幾乎是59坦克的接近二十倍。
怎麼賣?
出口?
沒有可能的。
國家不會同意這樣的坦克賣出去,即使同意了,謝凱找誰買?
全世界能裝備得起這樣成本坦克的,也就只有美國等國家,在一個就是根本不顧成本,最終把國家都玩破產的蘇聯。
中東的狗大戶們,目前對於這樣的坦克,根本就不會感興趣。
600萬美元一輛的坦克,這還只是成本!
這讓謝凱賣給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