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我們建設了生產線,到現在為止,估計還沒有完成建設。就如同嘉峪關那邊的工程機械工廠一樣。而這種訂單,並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多的。沒有了國外的訂單,這些生產線怎麼辦?生產線可以閒置,人員呢?難道轉項幹別的?到時候又有訂單怎麼辦?”謝凱問道。
“不是還有軍方的訂單嗎?359坦克出口轉內銷,經過改進設計後,軍方已經下達了第一批的50輛訂單,以後將會越來越多的。”汪貴林提醒謝凱。
軍方現在也已經有訂單給基地了。
“50輛……這個能養活一條生產線?”謝凱無語。“617根541本來就是專業的坦克生產單位,有新的坦克,生產線只要稍微升級一下,然後再調整一下,就可以解決,投資不大。而我們自己要想建設生產線,所有的一切,都得全部從頭開始……”
謝凱並不願意在這上面投資太多。
基礎工業的投資,回收太慢。
尤其目前誰都不知道後續有多少的訂單。
幾年之後,蘇聯解體,大量的蘇聯先進裝備以白菜價格充斥國際市場,到時候美國人的軍火都不好賣。
這會讓投資,不是給自己找彆扭麼?
“其實這樣跟別的兄弟單位合作,對我們來說是絕對的好事情。不管怎麼說,我們不是吃獨食,分了不少利益出去,要不然,這些單位也找上級,我們現在能這樣輕鬆麼?”
這些事兒,謝凱一提醒,其他的大佬也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404手中握著的幾個自主權,都是別的單位不停向上級告狀的理由。
所有的單位,都希望如同404這樣,拿到自主立項權跟獨立經營權,他們並不管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只管要這權利。
畢竟,有這樣的權利,各種操作都容易多少。
上面警告了404不少次。
鄭宇成他們拼命花錢,也跟這有關係。
“我們現在合作的,都是國內各個系統最為核心的工廠,尤其是617跟132,還有秦飛,最核心的坦克生產廠,戰機生產廠,運輸機生產廠……”謝凱提醒眾人。
眾人都是為那點不多的利潤而忘記了404因為特殊性而面臨的處境。
“謝凱說的沒錯,我們要是一點利潤都不分,絕對不是事兒。”鄭宇成嚴肅地說道。
“也是,我們沒有稅,也沒有給上級管理部分上繳多少利潤……”楊倩也說道。
他們都是那種只喜歡進,不喜歡出的人。
平時404沒有稅收,畢竟是軍方單位;而軍方單位,甚至也沒有給上級管理部門分多少利潤,只有每次外貿的時候,軍方得留下一部分外匯,那就是軍方得到的。
就連特種作戰旅等的開支,也都是很小的一部分。
“對,這事兒還真得考慮。”汪貴林點頭說道。
他們之前提醒謝凱,結果現在看到業務不咋樣,開支卻越來越大,就有些不情願分利潤出去了。
“這也是花錢買心安。上級不說,我們也不做,告狀的單位太多,上級怎麼辦?跟其他單位合作,大家一起掙錢,共同提高技術基礎,這也是領導們喜歡看到的不是?國家要求軍隊忍耐,我們就自己先提升技術嘛……”謝凱嘿嘿地笑著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