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日本國內最為重視的新年,他們都沒有任何感覺。
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如何決定才是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情。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中國人,他們可以信守承諾,在我們完成事情後,送我們離開,而不是一輩子把我們關在這裡。”林隆二知道所有人都是很為難。
不是他不想給大家打氣。
跟中國人打交道並不多。
當初廖東出現在他們眼前,他們一直認為是蘇聯方面的人,畢竟只有蘇聯人才最為了解他們。
“那就這樣幹。不過,配套什麼的我們不管,中國方面的技術基礎實在是太差了。”谷村弘明說道。
中國技術太差,他們需要的各種零配件,根本就沒法像在東芝裡面那樣,直接就可以提供。
“只給設計圖?林隆先生,您覺得這樣合適嗎?尤其是鑄造方面。”謝凱看著這些臉上有些緊張的日本人,知道他們的想法。
可像林隆二這樣的鑄造部負責人提出只把他們知道的技術資料寫出來,著實太過為難。
“你們的基礎太差,如果想在這樣的基礎上製造出東芝那些精度不高的五軸數控機床,需要的時間太長。”林隆二也知道,這關係到所有人的利益。
不能意氣用事。
中國人基礎差,總不能讓他們幫著把基礎給建立起來。
他們也不是神,國內才有完善的配套。
“要不這樣,技術資料提供,把所有的技術要求都寫明白,到時候按照你們的技術資料,我們的專業人員會評估,只要你們的技術資料可以製造出來,哪怕質量差一些,我們也按照約定給你們安排好一切。當然,如果故意把一些重要的細節忽略,那麼……”謝凱也知道,讓小鬼子一輩子都在基地沒有可能。
在日本國內,對他們自己國家,有這樣的可能。
關在基地裡面,時間長了反而會出事兒。
搞不好還會造成基地的洩密。
話費數百上千萬美元獲得頂級數控機床的製造技術,真的能製造出來,技術效能差一些也不是太嚴重的問題。
先解決有無,完善配套,然後在製造過程中不斷地提高。
到時候,國際上想要用這樣的事情來訛詐中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甚至全球市場會因為中國有了這樣的頂級裝置,而使得國外那種漫天要價的局面改變。
很多人說,中國製造是國際高價的終結者。
這種說法的大多數人認為中國的技術成本很低廉,瞎搞,利用低價來獲得市場份額。
這完全是扯淡。
只有瞭解技術情況,才能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兒。
技術成本根本就沒有那麼高,別人開發技術的動力就是為了利潤,為了降低成本,得到更高的利潤。你手中沒有,想要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憑什麼別人不能利用技術從你手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中國的成本低廉,產品價格低,還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
“成交,請給我們準備足夠數量的助理,同時,配備足夠多的翻譯。”谷村弘明也不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