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人買了技術玩不轉。
要建立整個生產系統,沒有幾十上百億美元,根本就沒有可能。
建立起來,也不可能有那麼多技術人員來搞不是?
伊拉克現在支付不起那麼多錢。
“只要組裝線,保證我們有發動機的大修能力就行。”易卜拉欣終於交代了他們的真實目的。
不是為了製造發動機,而是為了發動機的大修生產線,“我們的技術人員交給貴方培養……”
謝凱看著對方,想要拒絕吧,一想到海灣戰爭後伊拉克會被國際封鎖,日子過的確實不怎麼樣,到後來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對伊拉克動手,所有武器裝備都是八十年代兩伊戰爭剩下的,日子極其落魄。
“如果只是發動機大修線,沒有問題。這東西,必需得現金。”謝凱琢磨了一番,說到。
易卜拉欣還真沒想到謝凱會這樣容易就同意了。
他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只要能得到一條發動機大修線,他們空軍部門自己掌握髮動機的維修工作,話語權都會增加很多。
阿薩德25工廠的建立,實際上就是總統希望培養自己的人,什麼都靠著蘇聯人跟法國人,被掣肘太多了。
中國願意賣,先搞大修,然後慢慢建立配套,逐步建立組裝能力,培養人才,然後再搞自己的發動機生產。
有了戰機生產線,再有了發動機生產能力,到時候,就不需要從其他國家購買太多戰機了,也可以著手對其他落後的戰機進行改進。
那樣一來,可以有效解決目前經費短缺,蘇聯跟歐美都不願意賣戰機的情況。
雙方回到招待所,謝凱把情況給汪貴林彙報了一番,對於出售航空發動機大修線的事兒,他們倒沒有什麼意見。
反正都是屬於後勤維修服務的。
“一條大修線的各種裝置並不高啊,你這要他們2.8億美元,是不是太過分了一些?”對於謝凱的報價,汪貴林只能慶幸,他不會從謝凱手中買東西。
謝凱看著汪貴林,“汪叔,大修線的技術裝置不多,但是經驗值錢。伊拉克人國內的很多戰機都是有不少年頭了……”
這個價格,已經屬於友情贈送了。
伊拉克人得到大修線,每年都得支付給蘇聯人跟法國人好幾億美元。
“你看著弄吧,這些我也不是很瞭解。”汪貴林說到。
謝凱點頭,“伊拉克人手中還是有好東西的,這次應該可以從他們手中弄到一些我們需要的技術跟資料。只要他們把咱想要的給了,大修線免費送他們都不是問題。”
“他們有什麼技術?”汪貴林不解,“當初他們搞到的F14殘骸跟上面配套的AIM54空空導彈,都給了我們。”
伊拉克人整天都忙著打仗呢。
能有什麼技術是中國需要的?
謝凱賣了個關子,也沒有做出解釋。
弄得汪貴林好奇不已,他知道謝凱盯上的東西都不會太差,任由他怎麼想,都想不明白伊拉克人有什麼東西是中國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