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單位要是知道了,怎麼想?他們也不怕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李新疑惑地問道。
這種事情,絕對招仇恨。
“他們根本不在乎,中科院的人都在挖。”陳銘善的話,頓時讓大家不知說什麼好。
“如果學生自己願意去一家單位,單位又同意接收,原則上,學校是不能阻止的。”高敬德知道大家的心思,開口說道。
他還真沒想到,那家單位的人鑽空子這麼厲害。
可能說什麼?
“其實這也不是壞事。國家對於科技人才越來越重視,在未來,人才將會是決定一家單位發展的關鍵因素。現在就已經凸顯出這一點,之前技術儲備深厚,人才眾多的單位,很快就能適應市場需求,快速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一名學校領導說道。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競爭。
科技要發展,經濟要發展,這與人才都脫離不了任何關係。
美國蘇聯為什麼強大?
就因為他們的人才眾多。
“話是這樣說,如果學生整天琢磨這些,哪裡還能把精力投入在學習上面。”有人反駁。
這將會形成一種非常不好的風氣。
“現在各個單位在畢業分配的時候,都是盯著平時那些學習努力,認真的畢業生。單位間對於人才的競爭,我們也無能為力。”有人說道。
目前的學風還是非常正的。
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等言論還沒有成為社會流行言論。
鐵飯碗,農轉非,吃商品糧等,依然是普通大眾的追求。
上大學前,由於沒有什麼課外書,也很少娛樂活動,加上知識改變命運,上大學才能端上鐵飯碗等觀點還是主流,進入大學的學生,都對知識有著渴求。
更不要說華清這樣的頂級大學,就連幾十年後都沒有被不正之風帶歪。
“總不能這事情學校不管啊。”有人說道。
語氣中滿是無奈。
這種情況,他們都沒有遇到過。
雖然是學校管理層,大家都是一門心思做學問,哪裡想過這些問題。
“這事情,應該跟他們單位相關負責人談談。另外,也可以找他們學生中帶頭的談談。”高敬德見大家意見不統一,作為國家頂尖學府的華清大學,必須慎重。
3月份,國家863計劃公佈,可以充分看出國家在科技領域的期待。
高敬德透過陳銘善的介紹,從404在全國各地瘋狂挖人也沒有收斂能看出,這家單位應該非誠重要,否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別的單位,這樣幹,上面早就把他們負責人處理了。
“我跟他們談談吧。對了,領導,我們目前關於八萬噸大壓機設計實驗,我覺得有些工作,可以逐步讓一些新入學的學生參與。”陳銘善突然說道。
“八萬噸大壓機的設計實驗工作?”話題轉移太快。
“之前他們想上馬6.5萬噸大壓機,進度上等不及,不然直接上馬6.5萬噸專案了。明年3月,4.5萬噸大壓機將會建成投產,他們將會需要生產更大噸位的模鍛機跟自由鍛裝置……”陳銘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