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內的改型,都是想要讓作戰能力更高,增加武器攜帶的能力,哪裡會改成以機炮作戰為主?”霍海源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是誰提出這樣奇葩的要求,虧得只是這樣的改進。”
“鄭叔,您知道這事兒嗎?”謝凱問一邊的鄭宇成。
鄭宇成點了點頭,“是客戶的要求,後來不是老汪跟那邊溝通麼?他們要求這樣,用於支援地面作戰。”
謝凱頓時就明白了。
這應該不是卡比拉的要求,而是廖東的要求。
這批改造後的戰機,弄到非洲那邊的駐地,一方面是為了訓練卡比拉選拔出來的飛行員,同時也是為了給他的地面裝甲部隊用於空中火力支援。
“強五改型,確實應該往更先進的方向,提高載彈能力,飛行速度等……”謝凱對蓉飛的人說道。
至於殲6,他實在是沒興趣去多看兩眼。
除了非洲那邊那些很多國家連空軍都沒有的地方,其他地方這種戰鬥機在越來越先進的戰機之下,完全就是靶子。
“這些人,都是為超七專案配套的。現如今,超七專案才剛開始,生產線也沒有完全建設起來,最終的產量會如何,都是不確定。”
“那你們還弄生產線?”謝凱問道。“你們不會是用我們的專案來為十號工程做準備吧?”
霍海源只是笑一笑,沒有說什麼。
之前雙方達成的合作協議就是如此,132廠跟611所提供人員幫著404搞來的殲9團隊弄超七工程,然後超七工程作為十號工程的一些技術驗證。
超七既然是十號工程一些技術驗證,生產線方面也就有了很大的相似程度,到時候十號工程搞出來,生產線改造一下,或者升級擴充套件一下,就可以生產殲十了。
“這就是我們的超七?”當謝凱被帶到車間一頭一個跟外面隔離的車間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可思議。
“對,超七的模型機。”霍海源點頭說道。“這是單髮型的超七,雙發的現在還沒有確定是否要試製樣機,模型風洞試驗的資料還沒有獲得。”
原本的超七工程,也就是跟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FC1梟龍戰機,採用的是傳統的中等展弦比邊條翼常規佈局,單垂直尾翼,差動水平尾翼,雙腹鰭,全翼展前緣襟翼和後緣襟翼。
進氣道更是採用的兩側進氣方式等。
謝凱當初提出過這種,可眼前的這架靜靜停在車間裡面做靜壓力試驗的樣機,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這種氣動佈局的外形!
“十號工程的樣機?”謝凱問道。
“超七單發。”霍海源簡單地說道。
謝凱頓時就怒了,“當初我可是說了,要求採用傳統的邊條翼佈局,確保可靠性,降低成本等……”
“可是你也說了,這個專案要融合殲9工程啊。”霍海源說道,“這個專案是以下馬的殲9團隊為主。而殲9本來就已經進入到樣機試製的階段……”
謝凱整個人無語了。
眼前的這個超七工程,跟他記憶中的梟龍外形沒有任何的相似之處,特別是機腹進氣口的通道,怎麼看,怎麼像殲10那貨,而且機頭還略微向下彎曲……
整架飛機是採用的鴨式佈局,翼身融合,後面這是大三角翼。
這不是殲10還是什麼?
可問題是,超七工程是使用從蘇聯採購的米格29發動機,推力本來就不足,用來製成殲10這種氣動佈局,怎麼能行?
“輕型戰鬥機,設計成這樣,能行?”謝凱問道。
“具體情況,需要等試飛後再確定。”霍海源說道,“其實這款飛機,如果不用於作戰,效能應該會非常出色,至少比目前我們國內的戰鬥機效能都要出色。”
“作戰能力呢?”謝凱問道,“輕型戰機,航程太短,攜帶的武器數量有限,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
說道這裡,謝凱腦海靈光一閃。
他忘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是按照戰鬥機來賣,這玩意兒沒有多少的市場,畢竟效能不足,航程短,載彈量小。
要是做為一款高階教練機呢?
共和國到目前為止,教練機都是由殲七跟殲八改進而來的。
洪都飛機廠的K8還沒有啟動呢,埃及等國需要的高階教練機,都還沒有找到賣家。
想到這個,謝凱的臉上,頓時就洋溢位了笑容,至於搶了洪都的專案什麼的,那就沒有辦法了,200臺老毛子的發動機,不能砸在手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