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處都是荒蕪的,長著各種植物,高大的樹木卻不是太多。
“這裡都是草原,樹林不是太多,在我們駐地附近,有著一條小河流,雨季時水流量很大,旱季幾乎會斷流……跟我們一起過來的幾位顧問,都認為這地方如果開墾成農田,糧食產量會非常高,但是……”
謝凱最怕的就是聽到但是這個詞。
往往,有了轉折,就意味著有著非常大的麻煩。
“有什麼問題?”謝凱見呂陽不開口,問道。
“水的問題。如果是雨季,沒有問題,農田裡面不會缺水,但是在旱季的時候,如果我們種植水稻,就需要從坦葛尼喀湖裡面抽水灌溉……坦葛尼喀湖的海平面只有774米,而我們得到的區域平均海拔810米,有著將近四十米的落差,要抽水,每年這成本就高了……”呂陽的臉上很是無奈。
“之前你怎麼沒有彙報?”謝凱怒了。
他在國內,只是拿著地圖,知道個屁。
說這邊靠近胡泊,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完全可以用來建設農場。
結果現在搞成這樣。
“農業顧問們一致認為這地方可以搞水稻,不過需要修建大型的提灌站。這種技術,咱們國內六七十年代就在使用,成本也不會太高,唯獨就是先期的投入比較高……”呂陽解釋著。
謝凱很想罵人。
在非洲這地方,需要跟國內比嗎?
國內種植糧食,很多地方確實不是平原,水資源也不夠豐富,那是因為國內人口多!
在這邊投資,誰想要去用更大的投資來搞,那不是傻麼?
“換地方!”謝凱氣呼呼地說道,“我們不是來這邊搞慈善事業的。”
“……”呂陽不知道如何回答謝凱的話。
地方是謝凱自己選定的,他們來這邊,一直都是在按照實地考察的地形地貌以及周圍環境在做各種的方案設計,現在謝凱一個換地方,他們數十人幾個月的工作就白費了。
“謝凱,這裡雖然成本高一些,但是並不是沒有辦法的。雨季的降水量充足,即使我們不修建提灌站,修建一些小型的蓄水池,也能滿足生產需要……”呂陽勸說著謝凱,“而且,旱季的時候,我們可以種植馬鈴薯等耐旱作物。坦尚尼亞的人給我們的土地,平原地區是一百萬畝,山地面積都是不算的。那些地方可以用於種植小麥跟高粱等……”
條件是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無法按照謝凱之前的設想一年種植三季水稻。
但是兩季完全沒有問題。
呂陽等人哪裡知道,謝凱跟他們站的角度完全不同,作為投資者,自然希望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收益。
車隊很快到了營地,整個營地就是數十頂軍用帳篷搭建起來,外圍有著木柵欄建造的簡易圍欄,周圍有著一些武裝黑人遊蕩著,同樣也有一些從黃種人在忙碌著。
讓謝凱沒想到的是,在營地周圍,已經開墾出了一些土地,地上都是綠油油的,也不知道是些什麼作物。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中國式的歡迎儀式,讓易卜拉欣跟科瓦魯比兩人都是興趣濃厚。
十多名在這炎熱的非洲穿著土布短褂子的老者在人群最前面歡迎著謝凱等一行人,特別是見著走在最前面的謝凱如此年輕,在呂陽介紹這是老闆的時候,眾人更是驚訝。
這些都是來自中國的顧問,有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也有水利方面的專家,更多的則是來自中國農村的老農!
工資相當高,至少,在國內,沒有多少人能達到他們的工資—每個月300美元,摺合軟妹幣那可是一千,絕對的高工資了。
“在這條件艱苦,遠離祖國的地方,辛苦大家了,我代表整個公司向大家表示誠摯的問候,感謝大家的辛苦付出……”謝凱代表的公司是哪個公司,並沒有說,一番感謝慰問後,聽取眾人的工作彙報。
情況就跟之前呂陽說的沒錯,無非就是旱季的時候,水源問題不容易解決。
謝凱對於這事兒已經有了個譜,開口說道,“我覺得這一區域並不是太適合機械化大農場的建設……”
“所以,我覺得應該換個地方,換個地理位置更優越,不需要投資太多就能開始生產的區域!”謝凱的話,頓時讓整個擁擠的用於會議的帳篷裡面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