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超7是一款帶鴨翼的幻影;也可是說是雙發的殲10;三角翼變成可變後掠翼,又是F14的縮小版;外形氣動佈局進行隱身設計的修改,又有了殲20的影子;甚至略微向下的機頭,又可以看成是蘇27的風格……
整成現在這樣,謝凱其實也很頭大。
可他不準備接手基地的管理,也不願意去插手基地內部的矛盾。
超7現在就這樣下馬,太過浪費。
之前給鄭銘看到的那架改進了的戰機,也是超7的改進成果。
這樣繼續改進下去,最後是否會出現一款超越F35的戰機,謝凱同樣是不知道的。
終究,他不是航天領域的戰鬥機設計專家。
“那邊的問題很嚴重了?”鄭銘從謝凱的話裡面聽出了問題。
“跟那個沒關係。各個軍工企業,除了沒有涉及民品的,這年頭,各方面是往軍品傾斜還是民品傾斜,爭論都很大。”謝凱搖頭。
目前這是一個大的環境。
國企改制,深化改革,問市場要效益,促進自身發展。
可軍品這塊,投入大,見效慢,再加上之前國家政策都是向經濟建設領域傾斜,每年軍費的增長很少,這就導致大量軍工單位轉產……
404內部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整個國內各大企業面臨的問題。
國家投在軍品研發的資金,遠沒有投在經濟建設上的那麼多。
謝凱比誰都清楚,再等幾年,國家會加大科研投資的力度。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等幾年的事兒。
各種軍工專案因為提前佈局跟404用錢砸,再加上拉上了國內大多數同行,國家沒錢,他們就自籌資金,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這些遠比他那個時代更強的技術突破。
目前,如果國家不加大對這些專案的投入,僅僅靠著各個單位,技術發展的腳步,將會放緩很多。
謝凱能強行讓404把民品領域的利潤大規模投入他們軍工科研專案,其他跟著404一起自己搞,給404配套的單位呢?
到時候,非得被其他單位給拖垮不可。
那樣一來,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可能就會因為整體資金鍊斷裂而再次被拉開跟國際水品的差距。
“也就是這問題,所以,原本海航這邊沒有打算列裝更多戰機……”鄭銘也嘆了口氣。
這時候,軍方不出手都不行。
國內科技跟國際上先進水平,正在快速追趕。
誰也不願意繼續落後下去。
“咱們投入了那麼多在海軍裝備的研發中,海軍也該出點錢了。”莫齊在一邊開口。
覺得海軍方面採購超7那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不是擔心威脅國防安全,超7自用型號,完全還可以出口,數量還不會少。
沒看到目前巴基斯坦就一直在謀劃採購這個?
“不僅我們,空軍估計也會在新一年度的採購中下達一批,具體是單發的高教機,還是雙發的戰鬥機,還不確定。”鄭銘感受到了謝凱的那種無奈,透露了一個訊息。
空軍才是戰機的最大采購單位。
但是每年空軍採購數量也不多,為了避免各種型號戰機因為失去訂單而導致廠家破產,少量採購,吊著這些軍工單位的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