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796 起步就逼近殲-10B跟殲-10C的十號工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96 起步就逼近殲-10B跟殲-10C的十號工程 (3 / 3)

現在聽來,至少一開始就接近殲10B的水平,裝上有源相控陣雷達後,或許擁有部分殲10C的效能。

“目前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大推力發動機,渦扇10的核心機開發工作尚未完成。”

說到發動機,霍海源原本還興奮的神情開始落寞。

這也是困擾超7的問題。

“超7乙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改進如何了?”謝凱轉移了話題。

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小型化,這是前面幾年時間重點公關方向。

在國內戰機研發領域,雷達跟航電系統,是最不可琢磨的,說到底,就是基礎太差,國內欠的功課太多。

十號工程的研發團隊原本考慮到國內基礎太差,脈衝多普勒雷達一直都是短板,困擾了15年,在有了和平典範工程,原本計劃從美國採購55套雷達來改進殲8II戰機的。

所以,在那之前,研究團隊就直接按照F15戰機使用的APG63雷達的重量跟天線規格制定了位置跟重量指標等。

這就造成了殲10機頭過大。

機頭截面積是幻影2000的1.5倍,F16的2倍。

從而導致又得修改氣動佈局。

何況,現在跟美國合作的和平典範也無疾而終了,美國人在蘇聯不行的時候,終止了合作。

從美國引進雷達已經不現實了。

超7乙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是為了幫十號工程論證。

畢竟,這是國產最先進的雷達。

脈衝多普勒雷達依然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至少體積還沒有降低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何況,機頭過大,對於整個飛行過程的控制也提出更高要求,不改都不行。

“為了裝上去,UU看書只能降低效能,搜尋距離短了很多,同時能跟蹤的目標也少了三分之一……即使這樣,目前也受到動力系統的限制……”

霍海源的話告訴謝凱,根本繞不開發動機的問題。

“難道沒有別的辦法了麼?”李明山同樣也在問熊宏遠等人,“原本計劃的是使用什麼發動機?”

“備選方案呢?”李明山也提問了。

國內搞專案,不可能沒有備選方案。

原本十號工程也是指望國產發動機,可目前,第一架用於驗證的原型機只是用於靜壓力等實驗,地面測試的弟二架原型機也即將投入生產。

地面測試工作進行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開始生產用於試飛的原型機。

現在十號工程卻面臨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沒有發動機可用。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