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次的核心機無法滿足使用需求?”李明山頓時皺起了眉頭。
後勤部在這裡面投入了不少。
所有人都看著謝凱。
很多東西,他們自認為了解,實際上也跟他們的瞭解沒有什麼偏差。
關鍵面前的是謝凱。
謝凱很多時候,不斷地用實際行動來顛覆大佬們的認知,不謹慎都不行。
“也不能這樣說。我的意思是目前我們國內的這些專案,不是短時間就能有成果的。核心機解決,專業化的發動機開發,實驗,需要很長時間。各種飛機的論證,改進,定型,同樣需要時間……這個時間還會因為經費問題而無法確定……”
這點真不是謝凱矯情。
既然國內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搞出來,那麼,從國外採購一批來彌補國內的需求,而且採購的經費不會太高,何樂而不為?
伊爾76,國內第一架就是易卜拉欣送給謝凱的。
雖然說是伊拉克的王子送給謝凱的,但是謝凱是從易卜拉欣手中拿到的。
這飛機,能成為整個世界上大型軍用運輸機中生產數量最多的,甚至產量比其他大型軍用運輸機產量加起來還多的,沒有實力能行?
伊爾76,一直到謝凱離開那個世界,依然在繼續生產,總數量已經超過1000架,這飛機不僅被改造成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計機,空中指揮機,鐳射作戰平臺等等改型都有。而更多的,則是作為貨運飛機使用。
不是普通民用貨運飛機,而是軍用。
原因無他,一方面就是運輸量大,另外一方面,謝凱在第一次見到這飛機的時候,伊爾76在坦尚尼亞的草原上狂野起降的時候,就已經見識了。
蘇聯人的產品,皮粗,耐操,效能可靠,雖然有些耗油……
然後,伊爾76這種能在沒有跑道的平原或只有簡易泥土跑道上狂野起降的能力,就被當成了硬性指標,運15面臨的最大挑戰就在這上面。
孫鳳山團隊甚至找過謝凱,可謝凱堅持,他們也沒辦法。
運10改成寬體,最大起飛重量直接到了150噸級別,所以才有了運15。
目前運15尚未試飛,以運10這樣的窄體客機作為軍用運輸機根本不合適,用來作為軍用運輸機,同樣也不合適。
“所以,既然國內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夠完成研發,採購一批,也不會影響什麼。伊爾76,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都不需要太多,而蘇聯又裝備了太多……還要,伊爾76生產起來比較容易……”謝凱是真心希望引進一批伊爾76的。
烏克蘭。
廖東覺得這兩天營養有些不夠。
哪怕他在戰場上經歷過無數血雨腥風,甚至重傷,依然還能跟敵人戰鬥。
圖160,他是真的不想要,也不敢要。
奈何,人家將軍熱情私似火,晚上安排好幾名漂亮的女軍人給他介紹圖160的真實作用,曉之以情,動之以身啥的。
“將軍,戰略轟炸機,我們真心用不上。將軍既然盛情難卻,我有一個提議,不知道將軍意下如何……”廖東的站著都有些哆嗦。
雙腿乏力,整個人都有些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