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後悔了。
可又不敢反抗,因為他們的家人都在上面,加上這裡面提供的生活物資也比他們原本豐富,還有各種娛樂設施等。
“也不知道莫倫斯基一家怎麼樣了。”伊莎貝拉有氣無力地看著憤憤不平的丈夫。
“不要說那混蛋,如果不是他,我們怎麼會落到現在這樣的地步?”一說莫倫斯基,烏里莫夫就更憤怒。
哪怕莫倫斯基給他們解釋了無數次,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旅途這樣漫長。
最後面,甚至告訴他們,目的地是中國某家單位。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數百人都生活在集裝箱裡面,跟被囚禁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突然,集裝箱動了。
“等下看看再說吧,為了孩子!”伊莎貝拉看著自己蜷縮在床上不想動彈的三個孩子,提醒丈夫。
碼頭上的航車,正在把各個集裝箱往碼頭調運。
烏里莫夫一家的集裝箱,最早被吊到地面上。
感覺集裝箱到了地面,早已迫不及待的烏里莫夫直接開啟了集裝箱的門,從裡面往外看去,這碼頭上居然沒有多少人。
外面黑乎乎的一片,遠處天空上有著亮光。
“該死的,難道又像上次一樣?”
一想到上次的轉運,烏里莫夫就後悔無比。
“伊莎貝拉,孩子們,立即收拾東西,不管怎樣,我們都要離開,不能再留在這該死的籠子裡面了!”
集裝箱就如同籠子一樣。
不用他說,以薩貝拉跟幾個孩子都已經做好準備。
在數個小時之前,廣播就通知他們收拾好,準備下船。
“上次在地中海轉運,是直接在海上轉運集裝箱,這些人都沒有被放出來……長時間無所事事,加上不知道明確的目的地,這些人耐心已經沒有了,繼續使用之前的方案,容易出事。”
汪貴林見謝凱看著集裝箱一被放到碼頭上,裡面的人就衝了出來,目瞪口呆,在他旁邊解釋。
謝凱能理解。
他之前在基地的監獄裡,就待了兩三天,整個人就要瘋了。
不是考慮到嚴重的後果,而是那裡面每天都見不到幾個人,沒人跟他說話。
孤獨,才是最難理解的。
“所有人,排好隊,跟著你們的隊長上車……”
碼頭上,俄語的廣播不斷迴圈響起。
大多數人機械地聽著命令,心中也同樣有了決定,如果再讓他們進集裝箱,寧願死也不會再進去。
不自由,毋寧死。
一溜帶著篷布的解放汽車停留在旁邊。
來自烏克蘭的技術人員們一開始並不願意上車,可也沒有費多少工夫,甚至沒有用武力手段,負責的人只是明確告訴他們,如果不上車,就返回集裝箱,輪船會送他們回烏克蘭。
無論是回烏克蘭,還是返回集裝箱,都沒有任何人願意。
“現在應該沒人能找到他們的行蹤了。”謝凱看著從集裝箱出來的人,心思很複雜。
眼前的這一批技術人員,為了不被發現地運輸回來,在地中海轉運,然後進入大西洋,沿著非洲繞了一圈,同時還轉運了好幾次。
為的就是讓外人無法知道這批人員的行蹤。
“確實很難讓外人發現,一路上都是我們自己的人在操作,甚至很少從沿途的碼頭採購補給。可這成本也高啊。”汪貴林有些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