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很少提出搞什麼專案,每次都是鄭宇成跟汪貴林幫他出頭。
要是現在就答應了,整個基地未來很可能被這專案搞破產。
如果謝凱接手了基地的管理,他們不會說什麼。
可現在不是。
謝凱在那裡動嘴皮子,他們卻要做好幫謝凱背鍋的準備。
“是啊,謝凱,這點你得考慮好。我們的飛船設計、太空生命保障系統等,很多都得從頭開始……”
“咱們基地之前就已經在開始著手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吧?”謝凱突然的問題,讓這些大佬們幾乎快要窒息。
他們以為謝凱忘記了。
之前跟航天合作,雙方就在這方面開始了準備工作。
宇航員的培訓工作等,幾年前就已經展開。
只不過,基地並沒有當回事兒,航天那邊也認為基礎不足,距離國內載人航天工程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使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也需要多次驗證技術才行。
所以雙方在這上面投入本來就不多。
平時謝凱根本就沒有過問過這些,基地管理委員會也認為謝凱當初不過是為了忽悠著航天系統派出更多專家幫他們搞技術,才隨口說的,一開始做個樣子就好。
這麼多年,謝凱幾乎都沒有怎麼提過這事兒。
哪想到謝凱現在就拿這個說事兒了?
“之前我們的衛星系統賣出了76億美元的價格,摺合人民幣超過30億美元,可成本也只有不到10億,僅僅是把這筆錢投入進去,差距也只有30億……我們不需要前期投入太多,而且,一開始,我們可以謀求跟蘇聯合作,讓我們的宇航員先跟他們的和平號空間站對接,驗證我們的技術……”
謝凱並不知道基地跟航天合作的宇航員培訓等試驗如何了。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狀況很差,和平號空間站向全世界開放。
每次要送航天員到和平號空間站去,就必須向俄羅斯宇航局支付2500萬美元的高額空間站使用成本費。
謝凱不在意這點錢。
他也知道國家之所以不參與,是因為捨不得錢。
特麼的,2500萬美元,都能製造一枚長征三號並且發射了。
自己生產火箭發射,這不是挺好麼?
謝凱最不爽的是在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南太平洋後,國際上搞了個國際空間站,然後沒有作為世界第三航天大國的中國參與。
人家根本就不帶中國玩。
雖然中國也不想跟他們玩兒,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天宮號空間站,但是謝凱不願意等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