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檢測出來的有問題的感測器、電子零部件都沒換,甚至還有其它的一些故障隱患,蘇聯並沒有告訴伊拉克。
之所以這樣幹,蘇聯也是出於無奈。
他們需要從伊拉克手中獲得更多經費。透過升級服務來增加合同中戰機的銷售價格,提高蘇聯方面的收益,同時,還可以以這些為籌碼,要求伊拉克償還蘇聯欠款……
“生產如果跟不上,就再從部隊抽調服役時間比較長、故障隱患比較多的戰機交付給伊拉克。海灣地區的局勢越緊張,國際石油價格才會越高!”
最高領導人作出了指示。
蘇聯是被逼得沒辦法了,以前何曾幹這樣的事情?
蘇聯這樣做,完全是以實際行動告訴伊拉克人,他們支援伊拉克把地區局勢搞緊張!
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無論對蘇聯還是對伊拉克,都有巨大好處。
無論蘇聯人還是美國人,都希望傻大木發動戰爭,這樣對雙方都有利。
哪怕美國明知道一旦發動戰爭,石油價格上漲將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但為了讓美國在中東獲取更大利益,長期保持在這一區域裡更大話語權,短時間的損失是可以接受的。
謝凱在國內,一直關注著伊拉克跟沙特方面的訊息。
得到伊拉克人派出軍隊陳列邊境,嚇唬科威特人的訊息後,整個人都變得欣喜起來。
等了這麼久,伊拉克終於要動手了。
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變得更憂鬱了。
現在才四月,伊拉克跟科威特談判破裂已經是七月底,伊拉克人將會在八月初發動戰爭。
現在派兵陳列邊境,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謝凱明知道戰爭無法避免,伊拉克一直想把科威特兼併。畢竟伊拉克不僅為科威特的石油資源,更為了出海口。
傻大木的野心一直都非常大的,想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在埃及被以色列打殘後,沙特又軟弱無比,伊拉克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軍事實力快速誇張,這讓傻大木野心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傻大木一旦有機會,肯定會對科威特下手。
甚至在消化完科威特後,可能進一步對沙特發動戰爭。
一旦控制了沙特跟科威特,傻大木將會控制中東石油產量百分之七十以上。
以這樣龐大的石油產量,帶來的收益,完全能讓伊拉克完全真正地成為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甚至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
“估計咱們外交部又要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坐在那裡好好地磋商,和平解決問題……”
謝凱自言自語地說道。
他也沒辦法,中東的局勢不是他可以控制的。
甚至跟他不會有多大的關係。
現在無聊中,只能去猜測外交部的反應。
果然,如同謝凱猜想的那樣,中東緊張的局勢讓整個世界擔憂。
各國政府紛紛發表看法,中國外交部直接向兩國呼籲——保持克制、和平解決問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