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雖是產油大國,卻需要美國跟西方國家的支援。
大部分的石油都是向美國及美國盟友出口……
美國大使離開後,國王親自召集了軍方人員,國防部長法赫德親王,莎瑪科·阿卜杜勒等人。
“美國人希望我們繼續增加石油產量,沙特那邊已經同意增產,我也詢問了法赫德國王,沙特方面確實同意增加石油產量……”
國王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國防部長法赫德親王打斷。
“陛下,如果繼續增加石油產量,會讓伊拉克政府更加憤怒……他們一直都希望我們減產。一旦增產,伊拉克肯定會指責我們投靠西方國家,幫助西方國家打壓石油價格……不僅讓他們有理由拒絕支付外債,甚至還可能發動戰爭吞併我們。美國人明知道這情況,還要求我們增加時候產量……”
作為科威特國防部部長,法赫德親王最擔心的就是國家被入侵。
現在還打壓石油價格,隨時可能讓傻大木那個瘋子對科威特發動戰爭。
雙方關於石油的談判一直在持續,伊拉克人表現得越來越急切。
伊拉克不僅想讓石油價格上漲,更希望其他國家減少石油產量,市場缺口部分由伊拉克供應,從而增加伊拉克財政收入,可以儘快償還債務。
薩馬科·阿卜杜勒看著國防部長跟國王,怕他們起衝突。
“伊拉克並沒有償還我們債務的意思,在談判過程中,他們一直在提各種非分要求。即使按照他們要求,我們降低石油產量,石油價格提升上去,他們得到的經費也很難償還,傻大木認為他是幫整個阿拉伯世界在抵禦霍梅尼,需要讓所有國家都幫他們分擔成本……”
薩馬科·阿卜杜勒的話,讓親王跟國王都變沉默。
伊拉克一直把錢砸到軍事裝備上,武力越來越強。
科威特等國對伊拉克不斷擴大的軍事力量感到擔憂。
伊拉克人原來跟波斯人作戰,其他國家倒對他們擴大軍事力量沒意見。
各國甚至出錢、出力,幫伊拉克採購武器裝備。
伊拉克跟波斯人打得越激烈,國際石油價格越高,各國都是能得到好處。
兩伊戰爭已經結束,而伊拉克依然在拼命擴大武裝力量。
甚至,伊拉克還找各國政府,要求他們分擔兩伊戰爭的成本,理由就是大家在戰爭中獲利,而且伊拉克還幫助阿拉伯世界抵擋了霍梅尼輸出革&命……
而科威特作為伊拉克鄰居,還是海灣的第三石油生產大國,自然更擔心伊拉克的入侵。
一旦把科威特兼併,伊拉克將會一躍成為中東第一大產油國,控制整個地區石油40%以上石油產量。
有了這樣多的石油產量,伊拉克在石油價格將更大話語權。
賈比爾也很無奈,作為國王,自然擔心伊拉克對科威特這樣的沒有多少軍事實力的國家動手。
可美國也提出要求,要不滿足美國人的要求,對科威特更是為難的事。
要麼選擇跟伊拉克合作,減少石油產量提高石油價格;要麼選擇跟美國人合作,增加石油產量讓石油價格更低。
兩者間如何選擇,只要一對比就能明確地作出選擇。
跟伊拉克合作並不符合科威特利益。
伊拉克同樣是科威特石油的競爭對手,何況伊拉克一直都對科威特存在非常不滿,向發動侵略。
很快,跟沙特王室溝通後,科威特跟沙特政府再次宣佈增加石油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