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數量不多的幾輛飛盾359,已經全部展開攻擊形態。
科威特城內,一直隱蔽著的薩姆2、薩姆3防空飛彈,也被佈置在了一些關鍵位置。
一旦多國部隊空軍進攻,這些飛彈發射,以此為撤退的部隊爭取更多時間。
“被科威特複國軍包圍?”
伊薩德不願意相信這樣的結果。
從科威特複國軍回來後,伊薩德就一直盯著這支部隊。
對整個伊薩德師來說,真正的敵人不是美軍那些裝備先進、皮糙肉厚的M1A1坦克,也不是美國強大的空軍。
真正對伊薩德師有致命威脅的是科威特複國軍。
同一個老師培訓出來,打法一樣,作戰思維模式差不多……
甚至,科威特複國軍在裝備等方面,比伊薩德師還更強。
誰讓青年軍官團是幾年前受訓,科威特人是這剛去受訓?
這年頭,各種武器裝備開發速度很快,作用越來越詭異,已經不侷限在人員殺傷方面。
以前伊拉克軍隊受訓時,很多武器裝備中方甚至還沒進入試驗。
“命令他們突圍。”
同樣守在科威特的卡奇姆知道訊息後,一臉沉重地下令。
“我們已經沒有多餘部隊去支援他們……一旦被拖住,有多少增援部隊都沒法解決這問題。現在部隊撤退還在有序進行……”
卡奇姆非常清楚他們的部隊情況。
國防軍根本就靠不住。
一旦遭到太嚴重的打擊,會直接丟了裝備逃命。
不像提克里特師的部隊,遇到再大的損失,也會持續戰鬥下去。
“司令,他們已經無法突圍!”
“為什麼無法突圍?難道科威特人出動了所有部隊?”
卡奇姆有些無法相信。
科威特人什麼時候行動的?
一個旅的調動,在之前一點訊息都沒有。
為了知道多國部隊的動向,卡奇姆讓蘇聯的僱傭兵團以及伊拉克自己的偵察兵部隊,在邊境上佈置了大量的偵察兵。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情報對於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伊拉克沒有軍事衛星,空軍的偵察機不敢出動,唯一的情報來源,就只能透過地面部隊搞了……
這些偵查兵源源不斷地把多國部隊的動向傳遞迴來。
科威特複國軍的訊息,卡奇姆這個總司令就沒有得到過。
“瓦福拉,他們的旅部在瓦福拉!”
“他們不是包圍了青年軍官團?怎麼旅部到了瓦福拉?”
伊薩德有些不可置信。
從海夫吉沿著高速公路前行,會直接到達瓦夫拉。
科威特複國軍向北面跑了幾十公里,怎麼又到了瓦福拉?
彙報的情報參謀也沒法解釋。
“師長,我們缺乏有力的偵查手段,科威特複國軍跟青年軍官團都是接受同一支隊伍培訓的,而且,他們的裝備,跟青年軍官團一樣……”
對於戰爭來說,無法瞭解敵人動向,這是非常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