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謝凱的介紹,會議室再次響起了“嗡嗡”聲。
每個單位都在小聲地商討著,不時露出不滿情緒,卻沒人敢站出來。
人家112可是有著蘇27,他們有什麼?
北方車輛廠,也就是618廠,廠長畢華軍眉頭擰在了一起。
沒有管其他單位,對謝凱說道,“謝凱,我們需要聯合會內部成員單位的技術。不需要來自烏克蘭的技術,這也得出錢採購烏克蘭技術?”
他的問題問到了點子上。
北方車輛廠涉足履帶式裝甲車、步戰車、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等裝備生產研發。
從烏克蘭引進的技術中,除了坦克發動機技術,沒有裝甲車相關技術。
蘇聯的坦克技術即使拿到,除了參考,並沒太大價值。
所有人都望著謝凱。
這次引進的技術,跟不少單位沒關係。
如果要加入聯合會,就必須承擔這些技術,那對於個個單位來說,太吃虧。
大家都看著謝凱,希望他給出解釋,弄清楚了,才能做出決定。
謝凱看著他們說道:“不需要烏克蘭技術,自然不分擔成本,至於聯盟內部技術,要麼前期出資金共同研發;要麼大家共同出資合作搞,最終根據產品訂單情況來分利潤。當然,產品不一定在剛開發出來就有大量訂單。”
謝凱說的,在座各位都清楚。
一直以來,各個單位都在各自領域搞技術,利用專案向上級申請經費。
研究成果歸自己,產品也是自己單位的。
按照現在這種模式,全國的單位都將統一起來。
會議室再次陷入“嗡嗡”的討論聲中。
謝凱和鄭宇成幾人同樣在討論。
他們也知道現在的情況,必須把合作方式介紹明白。
之前提供的技術合作方式中很簡略,沒有規章制度,拿到技術的單位,就可以漫天要價。
701所所長晁志雲突然開口,對著眾人說道:“諸位,其實這樣的合作方式很不錯。我們與滬東船廠的合作就是這樣的模式。滬東船廠從701拿技術,701幫他們改造技術,都由滬東船廠提供資金……生產交由我們下屬配套廠或者他們的配套廠。大家都靠技術研發吃飯,有些單位把所有資金砸到研發上,其他單位免費拿得到,誰還願意搞?至少我們不願意。要都抱著免費得到技術,合作也沒必要繼續下去,到時候該破產的破產,該倒閉的倒閉吧……”
晁志雲的話有些危言聳聽。
現在所有軍工單位都擔心破產呢!
羅志宇和趙玉明以及田清遠等人商量後,知道繼續搞事,404會把他們如同112那樣一腳踢開……
事情是他們搞出來的,得擦屁股。
404給出了足夠的誠意,不再像以前那樣,想要技術連談都沒得談。
當即,羅志宇站起來,對著404的人說道,“我們願意提供圖紙跟技術資料,按照經費結算得到裝甲、火控及坦克炮等。另外,引進烏克蘭的1200馬力發動機技術,我們願意每年出資5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