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貴林陰沉著臉色說道。
龍耀華跟李明山兩位大佬出收,404的人自然感激。
聽到其他單位私底下上躥下跳,小動作不斷,想抵制成立技術聯合會,不宜出面的大佬們出手,敲打影響合作的刺頭,也算是豁出去了。
軍工企業間成立技術聯合會,上級部門無法直接表態,畢竟影響不小。
541、132廠幾個單位的領導,都是尷尬不已,坐如針氈。
謝凱看著541的幾位領導,心中很無奈。
“陳廠長,當初就解釋過541合併到404不合適。規模太龐大,會對其他單位造成很大壓力。”
謝凱本不想再解釋。
不接納541坦克製造基地,一方面不想承擔太大壓力;另一方面,541跟404之間關係,跟一家單位沒有不同,一旦合併在一起,國內三家坦克研發製造單位就變成兩家。
404擁有先進的技術,再擁有龐大的產能,國內其他裝甲研究製造單位在壓力下聯合起來,肯定會不斷地使手段來打壓404。
技術專案大家可以相互競爭,以此促進發展。
裝備領域中,一旦形成惡性競爭,甚至其他單位恐懼404做大做強而拒絕給404代工,後果誰能承受?
541不合併到404,會讓617等單位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404搞技術研發,不負責製造,不至於讓他們走投無路。
龍耀華嘆了口氣。
“大家的想法沒錯,方式欠妥。至少,所有單位都是希望做大做強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合作是唯一的出路。要不然,引進技術後,也會因為內部矛盾而無法快速消化……”
對於這些事情,龍耀華等人同樣無力。
“首長,我們並沒考慮太多。一開始,只想搞技術研發,而不是成為研發、生產聯合體的巨無霸。我們也不希望在國內某個領域形成壟斷。競爭越激烈,大家的技術才能發展得更快。誰跟不上,誰就被淘汰。跟不上的留著,也不過浪費資源……”
汪貴林說得很現實。
404佈局一直以技術研發為主,生產製造為輔。
這麼多年,除了不斷擴大代工生產的單位,內部幾乎沒有擴大產能。
一直在不斷整合國內瀕臨破產的軍工廠,把他們納入404裝備出口的代工單位系統。
132、秦飛、541幾家單位的領導不是不知道這情況。
可他們都想跟著404學。
會議室裡,112廠跟西飛的位置挨在一起。
姜陽明問著田文忠,“老田,你們怎麼回事?有事情也不通知我們……”
田文忠苦笑著搖頭,“我們也還是一頭霧水呢。”
他們都不知道究竟是誰搞事了。
對他們來說,處境很是不妙。
原本還準備看現場情況,找到機會聯合起來抵制404。
避免404藉著這樣的機會凌駕於所有單位上面。
現場情況,卻讓想要搞事的單位無從下手。
別說是他們,就連旁邊的617的人,同樣不敢有任何異動。
617廠的人和其他幾家負責裝甲車輛研發製造的單位,私底下達成了一致。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願意站出來帶頭。
一旦成為了出頭鳥,就成了404殺雞儆猴的那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