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無聊地等著。
中蘇雙方在確定合作後,加快談判進度。
蘇聯方面進行細節談判的人員,很快就到了烏克蘭。
而404這邊也快速行動起來,航空工業部、中航技、112廠以及紅旗機械廠這些相關單位,都將派出龐大的談判團隊到烏克蘭進行具體合作的細節商討。
為了細節談判中不出現太大分歧,謝凱等人也沒法離開烏克蘭回國。
作為負責框架談判的謝凱,需要在烏克蘭待著,直到整個合同談下來才能回國。
趙崢等人在框架協議結束後,本就可以回去了。
現在他們卻賴著不走。
細節談判,各個單位完全參與了進來,趙崢他們終於有機會可以發揮了,自然不會就這樣離去。
這也正合謝凱的意。
一旦他們走了,蘇聯人把自己扣留了咋辦?
達成框架協議後,米薩維奇夫斯基跟奧列格等人都回莫斯科去了。
留在這邊負責的則是蘇聯航空工業部副部長、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長季米諾夫。
這樣一來,在米薩維奇夫斯基跟奧列格等人走了後,季米諾夫終於逮到了機會單獨邀請謝凱共進晚餐,試探一下讓個這年輕人幫他們投資生產第二架安225的事情。
他也知道謝凱怕死,為了讓謝凱放心,直接把兩人的會面安排在中方代表團成員入住的酒店裡。
對於這老傢伙找謝凱,謝凱一開始還有些意外。
滿臉惡趣味地猜想,這傢伙想把他的孫女嫁給自己。
季米諾夫的閨女,跟小舅搞得火熱呢,那寡婦有個閨女,年方18……
看著眼前這位烏克蘭的航空工業部部長,謝凱也不吭聲,只是跟餐盤中的食物作戰。
季米諾夫一直等到用餐差不多,才開口。
“謝,不知道你對於安225,有什麼看法?”
聽了這話,謝凱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心臟差點跳出來。
他沒想到,季米諾夫找他,居然說安225。難道烏克蘭人,準備讓中方投資建造第二架安225?
或者說準備把安225賣給中國?
瞌睡來了,遇到了枕頭。
對方主動來找他談這事,謝凱頓時就熱情起來。
當即笑著對這位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部長說道:“部長,安225可是全世界最大的運輸機。雖說前段時間乘坐體驗很不好,這也無法否認這款飛機的優秀。在整個世界上,或許很多年都不會新的飛機超越。而我們國內,要想製造出這樣的飛機,更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國內目前連150噸的運輸機都還沒研究成功呢。
對於安225,他一點也不吝嗇讚美。
這種飛機,在全球保持了很多年世界第一大的飛機,就連後來美國人制造出更大的,也不過是在距離水面幾十米的空中溜達了一圈兒,再也沒有上過天。
那被全世界認為是地效飛行器,不是飛機。
如果把安225搞回去.......
季米諾夫一直盯著謝凱的反應,見他眼神熱切,心中的擔憂消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