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33發動機需求數量太大,國內又沒有相關發動機,只能讓人家多拿一些利益。
就算蘇聯人不同意提供所有的訂單,那也沒有多大問題。
完全可以一邊生產戰機出口,一邊利用出口獲得的利潤砸在國產發動機專案上。
渦扇6到現在為止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了,解決了,就可以使用。
切爾瓦科夫聽到謝凱說以RD33發動機的出口來作為基礎,頓時皺起眉頭,“謝,我們是蘇霍伊,不是米高揚。而且我們跟米高揚處於競爭關係。”
蘇霍伊跟米高揚一直處在競爭狀態關係,雙方有著各自的研發系統及配套工廠。
謝凱提出的RD33發動機那是屬於米高揚系統的,由克里莫夫設計局研製,而在莫斯科契爾尼舍夫工廠、也是外面稱之為“紅色十月”工廠生產的。
而蘇霍伊系統中,使用的發動機一直都是由留裡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研發的AL31發動機。
雙方在競爭到了白熱化的情況下,都不會把手伸到對方系統中去,也不會同意對方伸手到他們的系統中。
蘇霍伊的戰機,從來沒有使用克里莫夫的發動機,倒是米高揚設計的米格23使用過留裡卡“土星”公司的AL21系列的發動機。
也僅有這樣一次。
謝凱提出的條件雖然說不過分,但是讓蘇霍伊的人很為難。
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不懷好意。
“或許,你們可以選擇土星公司的AL31發動機?”切爾瓦科夫試探著問道。
向中國方面出口AL31發動機,蘇聯高層很不同意,就連蘇霍伊的其他高層都不一定會同意。
出口了發動機,中國人在新式戰機研發中,速度會更快,到時候蘇霍伊可能失去更多訂單。
謝凱這是在故意刁難他們。
“如果選擇AL31,我們的設計需要很大的修改……”謝凱心中一動,但是依然搖頭拒絕了,“另外,我們國內正在搞同型別發動機的研發。”
不是他不想搞到AL31發動機,殲10就用的這玩意兒。
可目前來說,不能讓蘇聯的AL31發動機影響到國內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核心機全國大攻關。
有了蘇聯的發動機,全國大攻關很可能夭折。
蘇聯人跟中方的接觸,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謝凱也把國內搞核心機攻關的事情告訴了蘇聯人,他這樣並不是沒有目的的。
蘇聯人不可能對中國國內的情況不知道。
謝凱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可以不出口,等到我們搞成功,一臺都不需要。
所以,蘇聯人走了。
結果如何,還不知道。
整個過程,白彥君跟葛明朗都參與其中,從頭到尾,兩人一句話都沒說,任由謝凱跟蘇聯人談。
其實談話從一開始就結束了,根本不可能取得進展的。
謝凱提出的要求,換成任何人都不會同意。
中國需要蘇27,但是卻提出附加條件!
這樣的行為,任何人都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