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772 首長,這不是要挾,只是表明態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72 首長,這不是要挾,只是表明態度 (2 / 2)

“我覺得,還是留在這邊比較好。”馬鳳山說道,“你們擔憂秦飛跟洛克希德合作,引進C141運輸機會對我們的運十發展造成影響,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

“此話怎講?”鄭宇成來了勁。

“美國人不可能把他們的戰略運輸機出售,尤其是出售技術給我們。”馬鳳山堅定地說道,“連C130這樣五十年代研製的不到百噸級,最大起飛重量只有70噸的渦槳運輸機技術都不願出售,更不可能出售更先進的噴氣運輸機。”

在飛機研究方面,馬鳳山是專家。

對於整個國際上公開的各種大飛機,他了解的自然清楚。

“萬一他們有更好,更先進的呢?核心技術又不會出售,出售了可以回收一部分研發經費,再用到新型飛機研製中去。”鄭宇成覺得,這種理由站不住腳。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謝凱補充著說道。

他知道C141將會在未來很快被C17取代,而且現在洛克希德的C17已經研究了好幾年了,原型機雖然尚未出現,可要不了幾年,就會服役美軍。

即使這樣,C141也會繼續服役到二十一世紀。

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不可能讓他們的飛機詳細效能被別人瞭解,只因為這是戰略級別的軍用運輸機。

馬鳳山看著謝凱,嘴角上揚,這話,他不會說,也不可能說。

“秦飛的目的很明顯,想要自己搞專案,而不是一直跟我們合作。相對來說,我們屬於競爭者。”謝凱說道,“但是隻要搞別的專案,就會阻礙運十的研發進度。目前情況下,運十絕對不能受到任何影響。搬走,是表明我們的態度,告訴他們,隨時都可能終止合作!”

搬走運十,不僅是給秦飛的人看,也是給軍方領導看。

誰想用別的專案取代運十都不行。

運十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

“上面並沒有引進的意思。”馬鳳山強調著。

“那李明山來幹啥?他們巴不得馬上就引進,雖然空軍現在用不上。”鄭宇成才不相信上級沒有想法。

目前沒有引進,在於軍方手中沒錢。

“軍方首長自然希望我們的技術儲備更豐富。”馬鳳山的話中,滿是苦澀,“美國跟蘇聯,大型運輸機越來越龐大,不斷地建設全球大規模空投能力,咱們的軍隊,連大飛機都沒有,就靠著幾十架運輸能力不怎麼樣的運8,沒有想法麼?”

這種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鄭宇成同樣理解,國與國就是這樣,人有我也想要有,人無,我同樣想要有。

只有保持科技上的領先,裝備上的優勢,國防才會穩如磐石。

搞軍工的都知道,所以,整個軍工系統的國防科技工作者,都是拼命地想要研究出更先進的技術,奈何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時間太短,一直都窮,技術基礎薄弱,配套不完善。

“這確實是讓人鬧心的事情。美國在七十年代服役的C5,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79噸,最大載重量可以達到130噸……蘇聯的安124,最大起飛重量更是超過400噸,最大載重量可以達到150噸……”說到這,如果說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誰不希望自己國家強大無比?

還有蘇聯最大起飛重量超過600噸的安225,最大載重量超過250噸,美國同樣有與之相對的超級大飛機專案,現在還處於絕對機密中,最終因為蘇聯解體,美國才放棄這樣的想法。

“不搬不行?搬回去,需要浪費不少時間,你們那邊建設飛機廠,周圍配套什麼的都得建設,重複建設,浪費成本。”李明山看著謝凱跟鄭宇成,用商量的語氣問道。

“不搬,一旦秦飛跟洛克希德達成合作,他們的技術人員肯定會抽調去研究那個……”謝凱看著李明山,沒說搬或不搬。“而且,這跟運十的寬體機效能資料差不多……”

“現在只是一種可能。咱們都知道,國外不會心甘情願給技術給咱們,真要搬走,等這邊談妥了再搬走也行?運十進展快,到時候就完全不用引進了。”李明山說道,“再說了,只要你們不同意參與到跟洛克希德的合作中,這談判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

秦飛沒錢。

李明山更擔心的是鄭宇成等人一怒之下,在祁連山深處自己建設一座大飛機廠。

本來現在需要花錢的地方就多,再被這些給擠佔了研究經費,不划算不是?

“不搬也可以,只要不影響我們運十的發展。”鄭宇成說道,“別人想要用買或者什麼來發展技術,我們管不著,但是在我們這裡,不可能!”

“對,首長,這不是我們以此為要挾,而是實際情況如此。如果真的有必要,大不了我們就在基地的飛機廠裡面增加大型運輸機生產線。”謝凱平靜地說道。

404在建造飛機生產廠,李明山是知道的。

當然,那邊的飛機生產廠,並不是為了大規模生產戰機,而是用於生產各種模型與技術驗證機,更主要的則是用於無人機研發生產。

“運十的寬體機具體效能能達到什麼水平?”李明山沒有再說別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