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得溝透過才知道。你們應該清楚,359坦克的作戰效能……當初這是我們跟巴基斯坦聯合研製,僅僅我們同意,也不行。”謝凱說道。
之前說賣359坦克生產線,穆巴拉就有些著急。
他們當初被謝凱忽悠,給了5000萬美元的技術使用門檻費,好不容易把生產線建設起來了,還沒有生產多少,沒有獲得利潤,謝凱又賣生產線。
以後還怎麼賣坦克?
穆巴拉聽謝凱這樣說,倒是送了口氣。
飛機到蓉城時,時間還很早。
132廠安排的接待車,已經停在機場了。
鄭宇成親自帶隊來迎接,謝建國也在一邊看著謝凱微笑。
兩人眼中密佈血絲。
雙方介紹後,一陣寒暄,直接上車往132廠而去。
鄭宇成跟謝建國拿著謝凱上了他們的車,不是他們不想跟客戶搞好關係,可這事兒,他們還不瞭解。
電話裡面,謝凱也沒說得太明顯,就只說了埃及人要買戰機。
“怎麼樣?”鄭宇成急切地問道,謝建國也盯著謝凱。
“他們主要想拿到的是戰機生產線……”謝凱把情況介紹了一番,“只要我們同意出售生產線,拿下的問題就不大。”
“出售生產線?上面會同意?”謝建國皺眉問道。
“原則上不支援。”謝凱說道,“畢竟我們這是國際合作,中外合資。”
鄭宇成明白了,“他們採購數量大概多少?”
“反正低於八十架,就不談生產線的事兒。”謝凱哪裡知道埃及人採購多少?
反正80架那是硬性指標。
“要是他們得到戰機生產線,將會成為我們有力的競爭對手……”謝建國擔憂地說道,“如果數量太多,發動機這塊,蘇聯人卡我們,也是麻煩。”
“動力廠不是在仿製RD33發動機嗎?即使埃及得到了生產線,又如何?想想咱們,從英國引進了貝斯發動機生產線,到現在,不是也沒有完全生產出來?”鄭宇成才不擔心,“你這價格,不會按照殲七的價格賣吧?殲七可以說是半賣半送了。”
80年,中國跟埃及簽訂了軍貿合同,出口埃及60架殲7,很快便交付了二十架,隨後在82年把剩下的40架按照殲7B技術標準交付。
那個價格,完全是白菜價了。
當然,也是可喜可賀,在這之前,中國出口的殲7,全部都是軍援!
對,軍援,一分錢都不收,甚至還要貼運費跟培訓費啥的。
就為了幫助兄弟國家提高國防實力。
一直到改革開放,國家在軍事開支上面不斷縮減,出口武器,也按照市場原則來,情況也才有所改變。
“最低一千萬美元!”謝凱說道。
“八億美元,值得賣生產線了。反正賣巴基斯坦也是賣,賣給埃及同樣是賣。”鄭宇成大喜,“巴基斯坦這邊,他們就想給2.5億美元拿到技術跟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