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之舟找來的運營團隊十分給力,不到七十二小時,關於浩運物流的負面訊息彷佛大爆炸一樣,急遽在網路上擴散著。
很多人也忍不住產生疑問:為什麼好像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在抱怨浩運物流有多麼差勁兒?
就算以前有過類似的聲音,但那時候只是零零散散,絕對沒有現在這樣集中的情況。
冬城大學食堂,三樓,沈雙魚和季之舟坐在一家餐廳的角落裡。
“這就是犯罪學裡著名的‘破窗理論’的一種現實變型——我猜你不可能不知道。”
沈雙魚一邊吃飯,一邊和季之舟討論著進度。
按照她原本的想法,兩個人最好不要在學校裡單獨見面,以免被同學看見,又要傳出什麼風言風語。
不過,眼下的情況特殊,她也就顧不上太多了。
趁著吃午飯的時間,二人碰頭。
“一旦不良現象沒有及時被阻止,甚至放任其存在,那麼情況就會變本加厲,誘使人們進行模仿。舉個例子,一扇窗子破了,如果主人沒有馬上把它修補好,那麼很快,其他窗子也會被打破,甚至會被陌生人闖入。”
季之舟的確知道這個理論。
說完,他若有所思:“難道真的會有人因為別人說了什麼,就也會跟風去進行討論嗎?”
這種愚蠢的行為,讓季之舟感到費解。
所以,他才一直懷疑沈雙魚的安排究竟有什麼特別的用意。
“當然,群體的智商遠遠低於個體的智商,說白了,站隊幾乎是每個人的本能。否則,就容易被孤立,成為難以融合的一個失敗個體。喏,你看,這裡有一個網友認為有人在故意抹黑浩運物流,結果呢,一大堆網友自發地去辱罵他,說他是在給浩運物流洗地,拿錢做事。”
沈雙魚把手機螢幕舉到季之舟的面前,將其中一條評論指給他。
他看完之後,神色複雜。
的確有人在拿錢做事,但絕對不是這個無辜的網友。
“這就是你要的結果?”
季之舟大概明白了沈雙魚的目的,不得不說,這一招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正所謂殺人誅心,又狠又毒。
在這個資訊時代,誰操控了輿論,誰就決定了勝敗。
“最毒婦人心。”
他感嘆。
一聽這話,沈雙魚氣得把她不喜歡吃的青椒夾起來,丟到季之舟的臉上。
他反應很快,及時躲開了。
“你幹嘛?”
季之舟有些狼狽。
“沒辦法,誰讓我太惡毒了呢?我看你今天穿了一件這麼昂貴的襯衫,就恨不得往你身上潑油漆呢!”
沈雙魚握著筷子,一臉惡狠狠地說道。
季之舟沒吭聲。
他才不會告訴她,接到電話之後,自己對著鏡子換了七八件衣服,最後好不容易才覺得這件算是勉強合格。
輸人不輸陣,季之舟絕對不承認自己見到沈雙魚就會緊張!
“好了,這部分完成得不錯,接下來可能就不會這麼簡單了,我們必須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