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隊隊員在25碼線上快速列陣,隨著裁判一聲哨響,中鋒將球傳出來,強側的近端鋒和外接手快速前插,形成一近一遠的高低選項傳球,同一時間,全衛向另外一側跑動,試圖帶走一名線衛。
對方也同樣經驗老道,幾乎是一瞬間識破了紅潮隊的意圖。
在這個瞬間,包括鋒線,線衛,在內的一線防守隊員所有人開始向強側靠攏,二線防守除了盯防外接的角衛以外,倒是並未失位。
這就是鮑勃·拉杜塞爾曾經在伊森面前展現的動態防守……
站在場邊,伊森倒是並不覺得球能夠成功傳出去。
同一時間,防守端鋒也開始逼近四分衛弗雷迪·廚房,他需要面對的則是改變職責,就地變為屏風掩護人員的跑衛。
奈何與體格龐大的防守端鋒相比,跑衛肖恩亞歷山大就顯得有些壓力山大,幾乎一個照面就被對方防守端鋒甩開。
同一時間,弗雷迪廚房則完全看向了高地位置的兩位合法接球員,似乎在猶豫該向誰傳球。
就在防守端鋒距離弗雷迪還有兩個身位的時候,弗雷迪突然向前一遞,直接將球傳給了充當屏風的跑衛。
跑衛肖恩亞歷山大持球后就地轉身直接啟動,選擇了中路強突路線。
第一時間,已經改變了防守重心的防守鋒線甚至沒有人去看肖恩,他們還在注意自己右側兩個合法接球員,直到第二時間才有人反應過來。
“跑球!”防守隊員有人說道。
第二時間,紅潮隊真正的戰術意圖才被發現,等二線防守隊員靠過來時,肖恩已經衝過了30碼線。
只是肖恩在第二次的擺脫中顯露出了一瞬間的猶豫並沒有來得及變相,整個人就被飛撲過來的防守線衛撲倒,在地上打滾兩圈。
“oh……”看臺上觀眾們發出強烈的低嘯。
伊森在場邊也看的一陣牙酸,這個防守強度,只是接觸那一下,肖恩就要承受數百磅的力量。
作為類比,說是被一輛車撞到可能有些誇張,但也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
也怪不得跑衛是消耗品,一直被這樣撞擊,就算是鐵人也有被撞散架的一天。
無論是速度,還是力量,顯然已經超過了高中橄欖球的範疇。
最應該被推崇的還是戰術層面,作為動態防守的破解辦法,紅潮隊這次使用出了相應的集體掩護,進攻組的執行力同樣不容小覷。
一個常見的高低選項傳球,加反方向掩護,兩者都是迷惑對手的假動作,真正的意圖是跑球,這是個隱藏非常完美的跑球戰術。
從隊友們彼此擊掌的反應來看,顯然這個戰術意圖是達到了。與此同時,伊森也看到了主教練尤金斯特林斯和戴著眼鏡,表情冷淡的進攻協調員伍迪·麥考維交流,伊森默默地靠近了一些。
“下一檔打傳球戰術,短碼路線。”主教練觀察著場邊的情況。
“廚房,我們使用針對隼隊的七號戰術,攻擊肋部,我再重複一遍路線,霰彈槍,TE slant WR out post RB corner……”伍迪·麥考維手持著一張塑膠卡戰術板,一邊觀看,一邊對著話筒低聲道。
包括主教練在內,進攻協調員,場上的四分衛都是在一個頻道。
主教練負責給出進攻戰略,進攻協調員負責給出具體的路線和進攻陣容。
四分衛需要做的是將意圖傳達給所有進攻組隊友,其他人負責執行。
這樣的戰術實施過程每檔都要重複一次,可以說主教練、進攻協調員、四分衛每次進攻都需要臨場決斷。
這也體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主教練和進攻協調員的參與度……在其他團體運動中,主教練只負責平日的訓練和臨場督戰,以及換人策略,在場邊指揮權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也只能在場邊喊“踢得更有想象力一點”這樣的話語。
冒失地臨場微操,可能會得不償失,前幾年的瓜禿就是典型代表。
但橄欖球的主教練不同,需要密切地溝通,制定戰術,雖然人不在場上,但是心在,主教練就是那“第十二人”。
第二檔,紅潮隊果然打短碼的傳球戰術,玩起了屏風短傳,頭號外接手邁克爾·沃恩雙手前伸,順利的用一個捧的姿勢,將球拿到,為紅潮隊貢獻了七碼。
一檔8碼,口袋被突破,廚房為了不被搶斷,匆忙發球,這一球傳出了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