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伊森作為一名真·全能型四分衛,也讓托馬斯在戰術上非常具有優勢。
再觀察兩個外接手,並未明顯和角位拉開差距。
球,伊森能傳出去,但外接手能不能接到,就成了問題……並且在快速略過對方防守區域的時候,伊森並未發現有什麼好機會,他開始尋找其他合法接球員。
而變化也在這個時候發生。
伊森面前鋒線佇立的人肉長城被對方的防守鋒線球員衝開。兩名防守鋒線成員立刻朝伊森逼近。
口袋失守,伊森已經沒有多餘的選擇,只得在短暫時間內快速做出反應。
他傳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球,橄欖球朝著他的十一點方向飛出去,而此時兩名在深遠端的外接手根本就不在這個方向。
同一時間,佩頓身體向後一仰,單手夠到了球,一個轉身後,沒來得及朝前兩步就被摁倒,拿下五碼。
“伊森奧康納完成了出色的應對,在最後時刻將球傳了出去,雖然沒有拿到首攻,但仍然讓開球線成功向前推進!”現場解說員這個時候說道。
“剛才的情況相當驚險,兩位防守鋒線球員已經成功突進到了伊森·奧康納的面前……”評論員則提及了問題所在。
可以說諾曼人再次遇到了之前面對聖安娜聖徒隊一樣的問題——鋒無力。
鋒線雖然在場上並沒有多少鏡頭,進攻鋒線也不是合法接球員,卻是一個球隊實力的根基。
正面如果無法形成阻攔,四分衛的行動勢必會受到干擾,繼而導致整個進攻組出現問題。
相應的,防守組自然也會在方面下重注,派出力量最具有競爭力的隊員擔任這個位置。
這也是“線爹”俗稱的由來。
而諾曼人在這方面並不擅長,包括三位新球員的迴歸,實際上還是加強了接球能力和衝鋒能力,鋒線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加強。
這也就意味著,在面對更高等級對手的時候,諾曼人更容易出現鋒線崩潰的情況。
這就是高地高中尋找到的諾曼人致命弊端。
但伊森之所以能被看好,就代表他並不容易被針對。
在接下來的進攻中,雖然諾曼人拖著一個無力的鋒線,導致四分衛伊森頻繁被貼身,但是伊森總能夠依靠出色的跑球技術,在跟對方迂迴過程中的短暫間隙,將球傳出來,而且依舊保持了非常不錯的傳球成功率。
甚至有一次,伊森是在被拉扯住面罩,在脖子已經被被迫轉動,遭遇犯規的情況下,依舊將球傳給了遠端的跳蚤,而且跳蚤還接到了球。
“在面對對方多名防守隊員擒抱的干擾下,口袋裡的伊森奧康納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口袋內移動能力!”
“現在的他不僅要尋找防守的空檔,還要面對半個鋒線的壓迫,這是以一人之力在對抗半個防守組!毫無疑問,這對於伊森·奧康納而言是個全新的挑戰。”
“而他,展現出了全新的應對方式,並沒有改變既定的打法,而是選擇硬抗對手!”
第一節靠著伊森奧康納所展現的超強韌性,諾曼人完成了達陣,反觀對手,在久攻不下之後選擇了踢任意球,諾曼人以7比3的優勢取得領先。
“抗住壓力。”一到場下,托馬斯立刻開始給伊森按摩,放鬆軀體。
他自然知道,伊森現在的應對方式是極為消耗體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