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站在場邊,抱著雙臂看著志願者隊的第三檔進攻。
在前兩檔中,佩頓曼寧接連嘗試大碼數傳球,有一次喬伊·肯特甚至來到了陣區前,如果不是最後時刻費爾南多·布萊恩特堪稱極限的橫推,只怕阿拉巴馬已經落後。
而在第三檔開始之前,志願者隊進攻組聚在一起商議了許久,看上去是在準備進行某種戰術。
紅潮隊的防守組如臨大敵,不敢有絲毫鬆懈。
比賽正式開始,佩頓曼寧沒有將球傳向前方,而是遞給了身後的跑衛傑伊·格雷厄姆。
和紅潮隊如出一轍的全衛屏風開路,傑伊·格雷厄姆一個踏步越過了鋒線,身體已經開始傾斜,準備向著右側轉移,繞過阻擋的阿拉巴馬防守隊員。
恰恰就在此時,一道身穿白衣的龐大身影橫著飛了過來,這位阿拉巴馬隊員甚至被對手抱住了腰部,卻在此時化作火車頭,硬生生攔住了傑伊·格雷厄姆,直接將他重重撞倒在地。
傑伊·格雷厄姆背部著地,甚至向後滑行了一碼,才徹底停下。
被壓在地上的防守隊員站了起來,胸前是鮮明的82號,正是在一開始就和伊森有過較量的德韋恩·陸克文。
德韋恩拍打著胸膛,快速離開混亂的區域,看得出來他非常興奮,以至於在場地中快步行走。
隨後在現場大螢幕的慢放鏡頭中,伊森看到在開球的一剎那,身位線位的德韋恩就和田納西的近端鋒撞在一起,不過德韋恩並沒有和對方纏鬥而是牢記防跑的任務,拖著對方橫向轉移,而對手塊頭同樣也不小,直接被他德韋恩硬生生帶走。
也正是靠一開始的堅定轉移,才讓德韋恩在最正確的時候出現在最正確的地方。如果反應稍微慢一點或者自己身體素質稍微差一些,就會被對手的跑衛直接突破,到時候只能靠二線球員回防。
人們只會看到進攻隊員的長驅直入意氣風發,卻忽略了對於防守隊員而言,每一次關鍵阻擋都決定著比賽的走向。
“這就是德韋恩,這就是他為什麼是布酷斯獎11名決賽選手之一。他完全繼承了阿拉巴馬線衛的偉大傳統……”前線解說員對德韋恩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於此同時,田納西志願者又開始棄踢。
“我會把佩頓曼寧的頭擰下來。”伊森聽到身邊德韋恩走到場邊時的聲音。
“漂亮的阻擋!”伊森與他擊掌。
德韋恩的這次阻擋非常漲士氣,以至於隊員們都顯得非常放鬆,至少從第一節看起來,阿拉巴馬的防守組已經完成對佩頓曼寧的限制。
&nan!”德韋恩與伊森肩並肩。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志願者的棄踢手將球踢了出來。
橄欖球飛出的弧線明顯前幾次要大,從橄欖球的飛行路線來判斷,這應該是一次球踢出界的回陣。
阿拉巴馬的特勤組也開始例行阻攔田納西衝過來的隊員。
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平常。
但下一秒伊森卻感覺到了不對勁,從球的落點來判斷這球處於“將出未出”的狀態。
同一時間,田納西的特勤組明顯有所準備,幾個人衝散了防守,直追球而去。
阿拉巴馬場上的隊員明顯有些鬆懈,所有人都以為這是個回陣,甚至沒有過多阻攔。
這就導致起碼有四個田納西隊員衝了過去。
跑在最前面的隊員抬頭觀察球的落點,在橄欖球落地之前抓住了橄欖球往回一拋,硬生生將球救回了界內,緊跟著第二個田納西隊員雖然沒能抓住球,但抬手的動作也起到了墊球的作用。
隨後趕到的第三個田納西隊員這才將球穩穩接住。
而此時他站的位置是……一碼線。
“喔,這真是一次高空走鋼絲般的表演,三號羅尼,一名被改造的跑衛,他現在是替補線衛,他成功在界內接住了球!”
前方轉播鏡頭裡,為球隊立下大功的羅尼已經開始與隊員們擁抱。
在回攻中,棄踢方如果拿到了球,所站的位置就是對方啟球的位置。
換句話說,阿拉巴馬新一輪的進攻要在1碼線處開始。
如果伊森站在陣區內被擒抱的話,田納西就會拿到安全分。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短傳都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球越過了發球線又被對手抄截,這就等於白送給對方一個達陣。
在本方一碼線啟球,也只有長傳這一個選擇。
這一點伊森清楚,尤金也清楚,田納西的主教練菲利普·富爾默更清楚,身穿著橘色夾克的他透過無線電對防守組的球員下達了全新的指令。
“伊森奧康納登場,作為一年級新生,他已經完美融入了球隊,他的前任弗雷迪在去年拿到十二個達陣,卻也同時也擁有十四次被抄截的經歷,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資料,我想阿拉巴馬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將伊森·奧康納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