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後,牛仔隊訓練場館。
“WTF!”比利表情凝重,看著德州當地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Tlas Morning News(達拉斯晨報)》上的新聞。
彩色的體育版面首頁,碩大的字型寫著《牛仔隊在芝加哥的24小時——狂歡、糜爛、藥品以及失意》
這是一篇非常詳盡的調查新聞,記者深入了幾家芝加哥當地的俱樂部,採訪了多位應召女郎和當事人,詳細描述牛仔隊多名球員在比賽開始前是如何在芝加哥當地豪擲千金,尋歡作樂。新聞配以多幅圖片,包括俱樂部入口處的監控,球員當晚和一些女孩的合照,可謂是鐵證如山。
不僅僅是達拉斯晨報,包括達拉斯觀察者,fox4臺,fox體育,德州當地的My27電視臺,全部大範圍報道了這一事件。
這些媒體渠道都有一個特點——都歸屬於新聞集團旗下。
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張照片,照片裡的比利趴在燈光混亂的舞臺上,背上騎著一位頭戴牛仔隊身穿牛仔靴的年輕女郎,問題是,除了這兩樣之外這位女郎什麼都沒穿。
畫面裡,挨皮鞭的比利還在回頭張望,一臉興奮地笑容,與女孩的歡笑相呼應。
雖然是不經意地抓拍,但其中的牛仔元素,顯然會讓球員的行為和俱樂部聯絡起來。
毫無疑問,從傳播學角度,這是一張足以拿到普利策獎的史詩級照片。
對於牛仔隊而言,則是絕對意義上的公關災難。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別的球隊身上,此時比利準會和身邊一眾球員愉快地開起玩笑。
但是現在……
比利嚥了口唾沫,汗都下來了!
身邊一眾球員也是面色悽然,雖然他們沒有比利這樣的勁爆現場圖片,但也在新聞裡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教練呢?”比利再度開口時,聲音已經變得沙啞。
“聽說是被老瓊斯叫去了……”那名隊員沒敢繼續說下去。
真要往下猜,比利被球隊開除三次都不足以平息這次事件。
就在這時,伊森才不緊不慢地進入訓練場地,他從隊員手中的報紙上才知曉了這一切。
伊森原本以為佩妮只是會炮製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出來,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會搞這麼大!
伊森打量著身邊那幾位黑人球員。
客觀事實就是,大多數黑人球員都出身貧寒,且自律不足,在獲得高額酬勞之後,會較為輕易地沉醉於花花世界中。
這顯然不是第一次了,只能說好死。
當天上午的訓練戴夫坎波並沒有到場,是進攻教練哈德森·霍克帶領著隊員們訓練。
每個人牛仔隊的隊員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沒人再笑得出來。
中午時分,伊森倒是接到了凱爾茜的電話。
她前日剛剛返回內布拉斯加。
“我和父母商量過了,他們兩個並沒有過於干涉,他們說只要是我想清楚的決定,不論是什麼都支援。”
“那你想清楚了嗎?”伊森問。
“想清楚了,我願意加入DCC的新計劃,但我有一個條件,我要求……你必須作為這個計劃的負責人,如果別人的話,我害怕,只有你在身邊我才放心。”凱爾茜說出了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