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則將隊友召集到一邊,商討下一檔進攻的戰術。
兩個外接手都接到了“FLY”路線的指使,顯然伊森準備使用本賽季的另一大絕活,平線長傳。
第二檔隨著中鋒開球,四位線衛再次朝伊森發動閃電突襲,幾人的行動已經稱得上迅速,但是伊森的啟動時間比他們四個還要更快。
只見伊森並未後撤,而是鉚足力氣整個上半身扭轉,單臂一掄,手中的就如同出膛炮彈一般,筆直的朝遠處的外接手飛了過去。
橄欖球的球速頗為迅捷,看似是超過了外接手的站位,實則是打了提前量,在多次的配合訓練中,伊森和兩名外接手已經達成了默契。
在伊森手中球還未出手之時,外接手馬文·哈里森已經開始大步流星的加速。
在這類短距離衝刺中,馬文·哈里森的爆發力甚至不弱於阿拉巴馬大學的田徑短跑運動員,以往的連線中,他也是靠著快速的加速爆發數次和盯防的角位拉開身位。
但這一次,他卻發現有一道幽靈一般的身影始終跟著自己。
在快速的奔跑中,他不僅沒有被拉開身位,反倒跑到了馬文哈里森的前面。
他,為什麼能這麼快?!
在角位提前落定站住位置的情況下,馬文哈里森根本無法接球,眼看著對方已經起跳,要將這一球抄截……馬文哈里森瞬間做出了決策,他並未減速,而是選擇加速,同時抬手,向前一推,直接將盯防自己的角位撞翻。
雖然對方沒能成功抄截,但阿拉巴馬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裁判丟出了黃旗,阿拉巴馬進攻犯規,被判罰後退十碼。
方才球脫手之時,伊森就死死盯著遠端發生的一切。當看到查爾斯伍德森後發先至就知道,從球員個人能力而言,馬文·哈里森完全佔不到任何優勢,查爾斯·沃德森單憑速度就能完全壓制。
此時阿拉巴馬距離首攻線足足有25碼,且已經失去了兩檔進攻機會。
換句話說,接下來的一檔如果不能拿到首攻,就得選擇棄踢。
“阿拉巴馬開局陷入不利,目前伊森面前出現了一道難題,在一檔中要拿到最少25碼,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球,他將會如何處理……”基思道。
第三檔進攻,伊森選擇短髮球,站在中鋒身後,同時兩位跑衛則呈一列站在伊森身後。
標準的I字陣。
這是阿拉巴馬教練組提前準備的,應對密歇根大學閃電突襲戰術的預案之一。
閃電突襲是一個快速戰術,作為應對,阿拉巴馬自然也必須選擇同類的快攻戰術。
從中鋒的胯下接過球,伊森立刻轉身,選擇將球傳遞給特倫特·迪爾弗,後者身體一側,朝著2點鐘的強側突進。
四位前衝的線衛中,強側邊線位被近端鋒羅德阻擋,在這個戰術中,近端鋒羅德將作為鋒線球員,承擔阻擋任務。
內側線衛則是試圖從鋒線中衝出去,一定神注意到特倫特·迪爾弗並未拿球,立即意識到這是個掩護戰術,立即向著弱側移動。
這時阿拉巴馬隊內的另一個跑衛埃迪·喬治則橫向轉移試圖從弱側繞過去,此時他吸引了多位防守隊員,包括防守鋒線。
“球在伊森那!”
突然有個聲音大吼,聲音來自眾人身後的查爾斯伍德森。
陡然間幾乎所有的防守隊員都開始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伊森身上,沒有任何一個例外。
也正如查爾斯伍德森所說的那樣,伊森做了兩個連續的假交遞,橄欖球依舊在他手上。
此時伊森跟著特倫特·迪爾弗,準備從強側殺出重圍,後者此時和邊線位撞在一起,連同羅德兩個人一起合力對上邊線位。
瞬時間三人保持對峙狀態,雙方都寸步難行,特倫特·迪爾弗的面部已經漲紅髮紫,顯然是吃奶的勁都用出來。
這是隊友能給伊森提供的最後支援,剩下的就要靠伊森自己。
伊森從隊友身後繞了出來,沒有任何猶豫,準備兜一個外側的弧線,嘗試大碼數跑球。
這一檔必須拿到25碼!
此時伊森面前有三名密歇根球員,分別是兩個內側線衛,還有遊衛。而在更遠的地方,查爾斯伍德森則是全力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