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到了三月,京城裡正是春光明媚。
趁著這花明柳綠,慶德帝就點了宇文炎教那些未成年的皇子們騎射。
宇文炎不好推辭,回家卻問起了石錦繡:“要不要回去問問泰山大人,願不願意讓林哥兒進宮當皇子們的陪練。”
皇子們學騎射,需要一些年紀相仿的人當伴搭,而石林的年紀和十七皇子相差不多,宇文炎覺得他正合適。
當皇子的伴搭,這以前可都是那些公卿世家才有的殊榮。
讓石林去給十七皇子當伴搭,還能拜宇文炎為師,石崗夫婦還能有什麼不願意的?
石林就這樣跟著宇文炎進了宮,和十七皇子同吃同睡同練習,成為了十七皇子最好的夥伴,和最信任的人。
鄭國公府這邊卻忙起了蔡襄兒的婚事。
自石太夫人除了服後,兩家人終於將蔡襄兒和石楠的婚事提上了日程。
往日裡喜歡東奔西跑的蔡襄兒就被鄭國公夫人拘在了屋裡學女紅,蔡襄兒則是叫苦疊疊。
鄭國公夫人就斥責她:“穿在外面的衣服我也就不多作要求了,知道你做不出來,那也是為難你!可將來你同姑爺的這貼身小衣難道也叫針線房的幫著做嗎?”
蔡襄兒聽著就羞紅臉,開始老實學起了裁布和縫衣。
他們二人的婚事定在了四月底,正是京城不冷不熱的時候。
簡氏生怕委屈了蔡襄兒這個貴女,挑了府裡最為寬敞的一處院落給他們做了新房,還將本就算不得舊的牆面重刷了一次,將院子裡花草也重新整治了一番,讓家裡處處都透著喜氣。
鄭國公府給蔡襄兒準備了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妝,全都堆得滿滿當當的,手都插不下。到了迎嫁妝的那天,一抬嫁妝已經到了石家,最後一抬嫁妝竟還沒有出門。路上遇著了看熱鬧的小童,更是有人拋灑著銅錢,以示同慶。
石崗一見這陣勢,覺得自家也不能輸了面,就在青石巷裡擺起了流水席,但凡能來說一句吉祥話的,就能坐下來吃席。
這訊息從青石巷傳出去,不少人就慕名而來,以至於石楠和蔡襄兒的這場婚禮讓京城裡的人津津樂道了十年。
慶德三十三年四月,庶吉士散了館,石楠留在了吏部任職。
同年,許礫在河間縣的考評得了個“優”,被調回戶部任了個正六品的主事。
石嫣於慶德三十一年秋同許礫成了婚,並於慶德三十二年冬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許福。
母子二人也隨著許礫回了京。
石錦繡就幫著他們在大時雍坊買了處宅子,既方便許礫去戶部,也方便石嫣回孃家。
得知這一訊息的蔡襄兒就鬧著要去見石嫣。
石錦繡就瞪眼瞧著蔡襄兒那鼓得像小山一樣的肚子:“你這可是二胎了,說話的功夫就有可能讓你將孩子生在路上!”
石錦繡就說起自己生瑄哥兒時的事,連哄帶騙地勸蔡襄兒打消這一念頭。
之前蔡襄兒還笑石錦繡的兩個孩子生得太近了,沒想她也一樣,女兒貞姐兒還沒滿半歲,她也懷上了二胎。
“是啊,就聽你大姐的吧!”簡氏也來勸,“你要真想見嫣姐兒,等他們回了京,我叫他們一家人回來吃飯,讓你們這些姐姐妹妹的好好聚上一聚。”
正如鄭國公夫人所猜想的那樣,簡氏是個再好不過的婆婆,待蔡襄兒就如己出,蔡襄兒在石家就像在鄭國公府一樣自在。
有了婆婆的這一句話,蔡襄兒就撒嬌似地癟了癟嘴,到底沒再鬧騰著要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