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一聽這話,哪裡還敢遲疑。
她也不等去打探訊息的李媽媽,而是帶了個丫鬟就往蘭芳閣去。
不料此刻蘭芳閣裡卻在雞飛狗跳。
原來三太太魯氏見天氣不錯,就讓人抬了一箱子綢緞出來清賬,順便挑兩匹料子好做夏天的新衣裳。
沒想姨娘文氏卻在這個時候帶了兒子石桂過來請安。
魯氏這人,事事要強,只可惜在兒女一事上不太如意,在生下三個女兒後,由石太夫人做主,給三老爺石巖抬了良家子文氏做了妾室。
這文氏進門就有喜,隔年就生下了一個兒子,氣得魯氏只能跌落了牙齒活血吞。
如今,兩三歲的石桂正是狗都嫌的年紀,加之又是三房的獨子,平日裡被三老爺和太夫人寵得緊,在魯氏的面前也沒什麼規矩。他一伸手就將炕几上的硯臺打翻了,不偏不倚地掉進了裝綢緞的箱子裡,濃黑的墨汁就這樣滲了下去。
魯氏當場就急了眼。
這可是她孃家送來的一箱上好的杭綢!
她不好斥責石桂,就只能拿著姨娘文氏出氣。
可那文氏也不傻,一早就認清了什麼才是她在這府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一開始她都是唯唯諾諾地受著,直到三老爺一歸家,這才抱著兒子嚶嚶地哭了起來。
石桂見他娘哭,他也跟著嚎啕大哭,不一會兒就把石巖引回了正屋。
這文氏和石桂如今正是他的心頭肉,也就不容分說地將魯氏訓斥了一頓,氣得魯氏直嚷著要抹脖子不活了。
三房的幾個女兒幾時見過這樣的陣仗,和魯氏一樣好強的石黃玉就將這一切都怪到了弟弟石桂和姨娘文氏的頭上,就抽了石巖掛在牆上的寶劍,聲稱要砍了這二人替母親抱不平。
文姨娘哪裡還有什麼哭鬧的心,就只管抱著兒子逃命。
年紀最長的石珍珠一瞧這狀況,就趕緊使了妹妹石珊瑚去松竹堂搬救兵,自己則攔在了石黃玉的跟前,勸她要冷靜。
豈知三老爺石巖卻是個火上添油的,他不但不阻止石黃玉,反倒要她把自己一併砍了。
“鬧什麼鬧?”好在石太夫人及時趕了過來,一開口就鎮住了全屋的人,“也不怕被人看了笑話!”
魯氏一見石太夫人就哭天搶地地撲了過去,說她這日子沒法過了,而文氏卻是端莊大方地到太夫人跟前磕了個頭,不但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還將沒看住孩子的罪責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聽得那石太夫人心裡直嘆氣。
她當初就不該圖東平伯府的錢,給老三娶了魯氏這個潑皮戶,差點害得老三絕戶不說,如今這日子過得還不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