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學生一時疏忽……”王太醫就低了頭,說不出第二句話來。
“師父,這太醫院一年的俸祿是多少?”陪站在屋內的石錦繡就突然問道。
一屋子人就很是奇怪地看向了她。
這都什麼時候了,怎麼還會問出這種無關緊要的話。
“這我怎麼知道。”從沒當過太醫的陳平便不屑地道。
誰知石錦繡就繼續道:“想來也不會低!您瞧這位王太醫,身上的這件袍子用的是蘇州最新式樣子的綢緞,據說京城的如意閣裡,要賣兩百兩銀子一匹呢!”
“而在鞋面上用同色絲線繡圖案,如此繁瑣卻又讓人瞧不出來的手法,則是布蓮升最愛用的,而那兒的鞋,少說都要五十兩銀子一雙……我就更不提這位王太醫身上所用的薰香了……”
那是她親手調配的“煙雨蒙”,因為香中加入了龍涎香,在馨香閣裡賣到了一百兩銀子一錢,而且還需要提前定製才有。
石錦繡這樣的一番話,果然就讓大家細細打量起王太醫來。
他這一身……果然不像是靠太醫院的那點俸祿就買得起的。
金院使就憤怒地一拍桌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為防將宮外的疫病帶至宮中,太醫院的人是不可以隨意在外給人就診的,除非是拿到了皇上的旨意。
因此,京城裡的功勳人家,才會將是否請得到太醫看病,當成了一種榮耀。這也是為什麼在石太夫人暈倒後,長興侯府的人還堅持要請太醫的原因。
如此一來,王太醫就更加無言以對了。
眼下他若實話實說,將三皇子府的世子夫人攀扯了出來,對他也是誅九族的死路一條;還不如一口咬定下來,自己一個人將罪責擔了,說不定還護得了妻兒的周全。
就在他打定主意,想要堅持到底的時候,宮裡的曹公公卻突然帶著口諭來了。
口諭是傳給金院使的。
大意是慶德帝已得知太醫院的人給三皇子妃用錯了藥,責成鎮撫司和太醫院查問清楚。
原來在金院使找人去傳喚王太醫時,石錦繡就讓一直跟在身邊的聶婆子跑了一趟鄭國公府。
然後照著之前她們商量好的,由蔡襄兒入宮告訴皇貴妃娘娘,再由皇貴妃娘娘將此事告知慶德帝,讓鎮撫司來調查。
石錦繡之所以出此計,就是想讓此事落到宇文炎的手上,這樣便可以明正言順地查證到底是誰在暗中殘害三皇子妃。
王太醫一聽竟要鎮撫司來查他,便當場癱軟。
而躲在自己院子裡,一直等著這邊訊息的世子夫人也是眼前一黑。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一開始不都是順順利利的麼?
為了在出事後能將自己撇開,這些日子她還極力避讓著她的這位“繼婆婆”,以免被人說是因為她才動的胎氣。
這眼瞧著就要成功了,怎麼又鬧出了這一出?
這事她又如何同世子爺解釋?
萬一那王太醫將她牽扯了出來,莫說是她,恐怕世子爺也會地位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