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錦繡雖然平日裡也不怎麼待見三房的人,可這一次她卻忍不住要替三伯母喝彩。
有些話,她也能說,但說出的效果卻遠不如和大伯母是妯娌關係的三伯母。
果然李氏瞬間就變了臉色。
可為了所謂妯娌間的顏面,李氏還很是尷尬地笑:“這事恐怕還是要從長計議……”
“不必了吧!一開始我就不怎麼贊同,是大嫂您拍著胸脯說得天花亂墜的我才勉強同意,”魯氏就很不給面子地反駁,“可沒想這還沒有半個月,就出了這樣的么蛾子,我看還是像以前那樣,各買各的吧!”
她也懶得再同李氏說真絲團扇的事,而是一甩袖子走了。
“大伯母,既然三伯母那邊也不贊成大廚房統一配菜,那我們四房也不用大廚房送菜了!”只要三房不同大房抱成團,他們四房便能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情況。
想著三房比四房高出一倍的菜錢,石錦繡更是趁熱打鐵:“只是我有些不明白,三房也只比我們多了個文姨娘而已,為何他們的菜錢卻比我們多出了五十兩?”
李氏聽著就一愣。
石家的四個房頭並未分家,除了二房尚了公主搬了出去,其餘三個房頭都住在長興侯府裡。
每個房頭每個月拿多少銀子,是當初石太夫人定下來的,這些年從未有人提出過異議,因此李氏也一直在蕭規曹隨。
“當年祖母定下這規矩時,是比著各房人丁的多少,可這些年每個房頭都在添丁進口,再照著老規矩來怕就是不合適了。”石錦繡就慢條斯理地道,“不說別的,我娘現在懷著身子,一個人吃兩人份也不算過分,怎麼著也比三房的文姨娘要金貴吧?”
說著,石錦繡就一頓:“還有大堂姐,都嫁出去這麼些年了,也不知三伯母知不知道大伯母一直沒有將她的那一份花銷給減下來……”
李氏的臉色就一尬。
她以為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自從三年前,大女兒石紅袖出嫁後,李氏並未減掉她的這一份例,而是每月都偷偷貼補給了女兒。
她一直以為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的,卻不知石錦繡是如何知道的。
而最關鍵的是,這件事絕不能被三房的人知道,不然還不知道魯氏那個潑皮破落戶會怎麼跟自己鬧。
想要息事寧人的李氏就只得對石錦繡皮笑肉不笑地許諾:“這事大伯母都知道了,我會處理的。”
石錦繡知道自己作為一個晚輩,不可能太過咄咄逼人,而且三伯母魯氏已離開,沒有她的造勢,自己也翻不出多大的浪來。
況且有了自己剛才的那番“提醒”,大伯母也不可能太過有失“公允”。
最重要的是,她今日來,就是為了教訓像閻婆子那樣狗眼看人低的奴才。
現如今那閻婆子還在大庭廣眾之下挨著板子,她殺雞儆猴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知道見好就收的石錦繡就從李氏的跟前告退,在走出梅海園時,都感覺眾人看她的目光都變得和之前不一樣了。
經過這一番鬧騰,再加之三房的堅決反對,由大廚房統一配菜的事最終只得作罷。
第二日,管著中饋的大夫人不得不將各個房頭的錢又發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