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好領導

能幫助群眾實現群眾個體理想的領導,才是人民心中的好領導。

人民心中的好領導不一定是宏觀上的,集體層面上的,時間尺度上的好領導。

心裡只裝著宏觀局勢發展,只有集體目標,而漠視人民需求的領導。除了極個別“明事理”的,或者和領導有交情的群眾,其餘絕大多數群眾都不買集體的帳。

“我為集體服務,誰為我服務?我能得到什麼?”

好像上面的老是在那瞎折騰,一點不考慮個人的發展情況。

這種思想好像一直以來,各個年齡段都很流行,批判起上層指導思想沒有意義,這是眾志成城的,那什麼是有意義呢?自己的發展有意義。

那這樣說,一千個群眾就有一千種意義,而且對你有意義的,對我就沒意義。

開玩笑,拿學業來說,你考上研了,實現了你的人生意義,和我有什麼關係。

當然如果要考同一門專業同一個導師同一個組,因為你人數滿了,我沒招進去。那你的意義對我來說,簡直是世界上最不應該有意義的事。

所以說,意義縮小到個人層面,那就是沒有意義。集體層面的意義才是意義,但現在看來,群眾要實現個人理想,集體意義非但沒有促進群體,反而像塊絆腳石。

這是因為群眾沒有集體歸屬感,就像是,之前的優秀班集體,很多人牴觸很大

“這評了這優秀班集體,就對班長,最多還有你們這些班幹部,有些用,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有什麼用呢?累死累活排練,有病。”

所以,有的集體意義,雖然靠群眾實現,但利益分配又不均勻,那這樣的集體意義在群眾看來,就是披上大家思想的利己主義。在這樣的思潮裡,組織者越是“負責任”地看管每個環節,群眾就越是反感

“別瞎折騰了行不。”

所以好的領導,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集體意義,讓集體意義和群眾發展切合在一起。這是得民心,只要得了民心,哪怕不用盡職盡責,群眾也會推著領導走,當意義實現了,群眾歡呼

“真是有個好領導”

所以好領導最關鍵的能力是把宏觀意義和群眾意義相結合,群眾本就很高興,再為群眾做牛做馬,群眾感動零涕。要是一開始目標都不能說服群眾,就是做群眾的狗,群眾也會覺得這是在利用大家實現這領導的個人目標,一腳給領導踹開

“莫挨老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