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無再次沉默,賣了個關子。
荀彧也沉默,思索良久,他抬頭看著曹無道:“小無,你其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對吧。可是,我已經沒有漢祿可食了。現在是魏公,將來是魏王,以後是魏帝了吧。”
那雙睿智的眼睛,穿越了時空,看向了曹無。
有那麼一瞬間,曹無覺得所有事情都被面前這人看破了。
荀彧荀文若,三國文官第二。
當世第一。
曹無閉上了眼睛。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啊,有那麼多的文臣武將,閃耀整個華夏。一代梟雄曹操,換在別的時代,足夠統一天下,可是卻遇到了將星雲集的這時代,只統一了北方。
曹魏這些攻伐天下的文臣武將,蜀漢那些帶有理想主義的老爺們,孫吳四英傑的驚才豔豔。
這三國,不是英雄,誰配言說?
“令君。”
曹無喊了一聲。
然後他用了整整七天的時間,給荀彧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
一個關於民族和國家的故事,一個延續了一千三百年的後事。
直到第七天的夜裡,荀彧挑著燈火道:“所以,這世上不再有戰火?”
“至少這片土地不再有。”
“好。”
荀彧信奉的還是儒家思想,他認真消化著曹無說的話,又說了一個“好”字。
“那我便用餘生,來幫你對付那些所謂的仙人!”
……
建安十四年秋,曹操建造銅雀臺,受封魏王。曹丕發現祥瑞有功,封五官中郎將。未設世子。
孫權稱臣,孫尚香嫁入北府。
然而秋收之後,曹軍發現江東仍在打造大船,在警告未果後,對江東發起了進攻。
可是益州劉備突然奇襲漢中,在張魯倉促之下,奪取了漢中。
曹軍被迫兩線作戰,曹無再次出山,帶著北府班底,會同夏侯淵、馬超合力奪回了漢中,張魯入朝為官,但也因為漢中用兵,這一年沒能拿下江東。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義子何昂告發曹丕、曹植偽造銅雀祥瑞,曹丕被貶謫免官,曹植不服,竟夥同原本駐守防備烏桓的曹彰,發動了一次不成功的政變,最終兵敗,曹植、曹彰都被貶為庶人,回到沛國留守,終生不得出沛國。
建安十五年夏,遼東公孫氏效仿馬騰,入京為官,遼東再無割據。
因此事,天子再加封曹操為魏王,已失其在北方權勢,百官多數都在魏國兼職,形成了霸府制度。
建安十五年秋,劉備進封漢中王,扛起反抗曹操的大旗,而江東孫權自知已無稱臣可能,自稱吳王,江東勢力有了吳國之稱,三國之勢成。
不過三個月,北府將軍曹無再次督戰進攻東吳,使曹仁、曹洪從江淮出兵,趙儼、文聘從江夏出兵,黃忠、魏延從荊南出兵,滿寵、李典從交州出兵,四面合圍。
東吳四面楚歌,情急之下,孫權留守建業,使周瑜帶孫家子弟,率戰船從江面突襲,妄圖從長江逆流進入蜀中,和蜀漢會合。然而曹無親自巡視長江。夏口新築的黃鶴樓很遠就發現了周瑜的蹤跡,這一點超出了周瑜的預料。
曹無率新修的五牙大艦,在江面迎敵。
兩者交戰之處,恰好又是赤壁。
這一次,赤壁之戰,周瑜再次失敗,兵敗自盡,東吳名將盡數死去。小喬被俘,送往北府,應了那句攬二喬於東南,北府春深鎖二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