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1章 封賞 (2 / 2)

見了曹無後,他似乎一點架子也沒了,在曹丕、曹植,甚至他最疼愛的曹衝面前,他都沒這樣過。

眾人就這樣安靜的聽著曹操複述幷州見聞,離開離石城後,三次遇到人,三次大笑,曹操並不避諱,一一說來。

曹無忍俊不禁,心想這著名的橋段,終究是再這裡上演了,同時又對曹操有所擔憂。

他道:“中軍制度,以後還是得實行的。”

曹操點頭:“這次之後,孤才明白你提的這中軍制度確實很有價值。日後孤再去出征,中軍必定要伴隨左右了。”

賈詡道:“主公英明。”

郗慮從愣神中反應過來,也趕緊說了句:“主公英明!”

曹操不喜:“你非我幕僚,御史大夫堂堂三公,叫誰主公?”

言外之意,這聲主公,賈詡可以叫,郗慮卻不行。

陸遜見曹操一直隨和,還以為他就是這樣的性格,但曹操這一句出口,群臣立刻安靜,只是說句話的工夫,讓廳中氣氛無比肅殺。

他不由自主的拿曹操和孫權比,他沒見過孫策,卻是見證了孫權用了八九年才將江東局勢穩定,最早甚至只有周瑜原因以侍奉主公的禮儀來對待孫權。後來孫權逐步學會制衡,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有周瑜、張昭、程普等老臣撐腰,形勢才好了起來。這期間眾臣雖然聽他的話,卻仍舊有很多雜音,議事之時,吵吵鬧鬧,孫權可沒曹操這種威儀,至少目前是沒有的。

郗慮被曹操一句話說的臉上見汗,只覺伴君如伴虎,實在困難。

事實上,賈詡是太中大夫,一樣不是曹操幕僚,除了普通的丞相府屬,荀攸那種中軍師才是幕僚。

但曹操說什麼就是什麼,郗慮因曹無給的計策而活了下來,卻並沒有再次取得曹操的信任。

他正搜腸刮肚尋找說辭,曹無道:“克成洪業是為主,天下歸心是為公,這一聲主公,天下人叫得,御史大夫當然叫得。”

曹操一呆,旋即大笑。

他心知曹無是為郗慮開脫,但曹無說的順耳,他聽得舒心,很合心意。

對他來說,孔融這個沒什麼能力卻喜歡指點江山的老學究已死,且是病死,他本欲殺郗慮來平天下悠悠之口,以免天下人說他嫉賢妒能。但回來之後,聽說郗慮求了荀彧和曹無,坊間又有人傳播他的意圖,他最不喜歡別人對他猜測,因此才故意不殺郗慮,反傳言而行之,給了郗慮一條活路。

如今曹無願意保郗慮,對曹操來說,是無所謂的事情,便說起其他事,把這事揭了過去。

郗慮出了一身冷汗,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被曹無輕描淡寫的三言兩語掩蓋過去,不禁心中狂喜,向曹無投去感激的目光。

他已決定,日後以北府馬首是瞻,北府但有所求,他必傾其能力相助。

曹操和曹無又說了幾句閒話,氣氛就沒這麼肅殺了,陸遜又是感慨,曹操這種收放自如的王者之氣,孫權要學的還有很多。

拍著大腿道:“孤回來之後,封賞南下有功之臣,你是此戰元勳,說吧,要什麼賞賜,三公九卿,刺史州牧,四徵四鎮,隨你選。”

一句話,又讓廳中氣氛一滯。

平常人,像華歆那樣,才學俱佳,一輩子奮鬥,五十多歲了,也只是一曹尚書。

哪怕是超大世家的嫡系,三十的陳群,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也只是治書侍御史,御史臺中都還有御史中丞這個位置需要去爬,至於楊修這種累世三公的傳人,還只是丞相府屬,還沒外放,三公九卿更是遙不可及。

三公九卿,這些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職務,就這樣被曹操說出,讓曹無隨意選擇,彷彿不值錢一樣。

這時他們才知道,所謂曹操喜愛曹衝,都是沒用的說法,很明顯,曹操再喜愛曹衝,也比不過對曹無這個弟弟的喜愛。

所有人都看向曹無,不知道他會如何去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