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6章 諸葛亮的計策 (1 / 2)

“轟!”

建安十四年二月,司隸、豫州,春雷響動。

許都皇城尚書檯中,左民尚書劉先扯著自己的頭髮,只覺這尚書實在比荊州別駕難幹太多,若不是荊州降將第一人的蒯越經常與他支援,他早就想告老還鄉,不幹算了。

建安九年曹操攻克冀州,領冀州牧,之後便與天子分開,把自己的府屬遷到了鄴城,丞相府十九曹,從尚書檯分走了大量的權力,然而有荀彧這個尚書令在,天下政令依舊要在尚書檯過一遍手。

可是自從荀彧託病不出,尚書檯左、右僕射也不管事,他這個新任尚書被推到前臺,先是經歷了百官彈劾丞相的胞弟,好不容易風波過去,卻又收到了一個了不得的訊息。

鄴城北部尉環良,告丞相府文學緣司馬懿鴆害丞相幼子曹衝,差點致其身死。

所有人都知道,曹衝乃是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曹操喜愛他更甚文采奕奕的曹植。

這樣一個孩子,被人暗害?這可是驚天的大事。

劉始宗這一輩子長在荊州的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捲入了一場巨大的陰謀之中,難怪許都耄宿全部不見了蹤影。

劉先看著跪在屋外雨中的司馬朗,嘆道:“元城令,你不在元城,到這許都幹什麼?”

司馬朗抹了把臉上的雨水道:“吾弟冤枉,請尚書檯明察。”

劉先沒好氣的指著他:“查案破案,乃是王豫州、鍾司隸的職責,你來我這裡作甚!”

司馬朗道:“他二位不在許都。”

潁川雖然是豫州制下,可是靠近司隸,豫州牧王思、司隸校尉鍾繇都不在此地,司馬朗說的沒錯,劉先便又道:“監察百官,乃是御史臺之職,御史臺就在隔壁,你到我尚書檯來幹什麼?”

司馬朗苦澀道:“治書侍御史陳群,不許我進去。”

“你,你!”

劉先說了幾句,都沒繼續下去,他和陳群一樣大的官,在各自臺中,都排名第四,可是陳群不讓進,司馬朗就不敢去,他說話,卻不管用。

劉先唉聲嘆氣,看來潁川陳氏,已經選好了,至少是不支援司馬家的。

河內溫縣司馬,雖然現在全家最大的官,也只是個京兆尹,可是面前這司馬朗的爺爺司馬儁,卻做過十數年的潁川太守,是潁川數個世家的恩人。如今,陳氏卻背棄了司馬家。

劉先又看了桌上堆放的案卷,裡邊有不少是御史臺轉過來的,之前彈劾曹無卻沒撤去的奏章。

他第一次理解,表面上,這是一個個官員寫的文章,實際上,這卻有可能是世家大族針對北府將軍的陰謀。

潁川申氏劉氏鄭氏、定陵丁氏杜氏、洛陽郭氏、洛陽鍾氏、谷城範氏、中牟任氏、溫縣趙氏、懷縣李氏、河內向氏……

一個個世家,大的小的,突然匯聚起來彈劾曹無,又有一部分因曹無出了那本十四孝,不願意因彈劾曹無而壞了名聲,撤掉了彈劾。

沒有撤掉的那些,想必都是那北府將軍的死敵,尤以河內、潁川為多。

可是他們,到底圖什麼呢,曹無又做過什麼?

雨越下越大,司馬朗跪在尚書檯前,好似一座雕塑。

……

司馬懿在細雨中狼狽跑向曹丕的府邸,卻在正廳前停住,因為他看到了許多面生的護衛。

他皺眉發現,曹丕的府邸第一次變得陌生了。

他在雨中整理儀容,進了屋門。

一進門,就見正中坐了一個女子,四十多歲年紀,雖容貌姣好,卻威嚴異常。

旁邊還有一個女子,三十餘歲,哭哭啼啼。

曹丕、曹植則都跪在地上。

中間女子見了司馬懿,含怒發聲:“司馬仲達,朝臣彈劾,可是真的?你敢鴆害丞相之子?”

司馬懿立刻跪倒道:“卞夫人,此事乃小人誣陷,仲達與倉舒交好,怎麼會做這等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