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侯爺,韓將軍讓小人來報知侯爺,他率二千騎於西去了。”
剛進城,便聽得士卒來報,李裕不禁眉頭一皺,隨即問道:“於西去了?可是有何變故?”
士卒隨即應道:“韓將軍入城之後便見敵軍將領朝西門逃離,遂留下一千人手接應侯爺大軍入城。”
“可知逃走敵軍幾人?”
“約莫千餘人……”
李裕說完,便陷入了沉思,遂而又道:“可有發現一中原人士?”
士卒略微回想了一下,隨即點頭道:“好像……好像是有一個半百老者面若我等秦人,隨那壯實的匈奴將領一同逃了。”
李裕神色一凜,隨即喝道:“存孝,你帶五百人去追那匈奴首領,必不可讓其逃了。”
李存孝拱了拱手,作勢便走,李裕遂又攔手說道:“騎我神火駒去。”
看了一眼李裕坐下神火駒,李存孝的眼中頓時精光一閃,滿臉笑道:“多謝侯爺。”
范增,看你往哪逃!
李裕眼神閃爍間,陳慶之適而問道:“侯爺,這城中百姓怎麼辦?”
“全數趕至城外,殺了!”
要知匈奴王庭雖然不大,又是新建,但城中遺留老弱至少還有二三萬人。
全數殺了……
李裕這話一出口,眾人皆是一驚,但並未有阻攔之意。
畢竟,聯想匈奴人曾經擄掠過的燕秦之地,凡是匈奴所過,必然寸草不生,家破無數。
為此,眾人生不出絲毫的憐憫之心。
匈奴人,該殺!
甚至,李裕話才出口,數萬將士已是舉著弩箭挨家挨戶的敲起了門,但凡反抗者,當場射。
而未有反抗之人,皆押至城外,讓其在地上挖出一個足以裝填萬人的數個大坑。
匈奴人的叫罵聲此起彼伏,死前的哀怨不甘,好似在祈願詛咒,又好似在罵“屠夫”二字。
但……哪怕是背上罵名,李裕也還是會選擇這樣做。
只因為,匈奴該殺!
更因為,李裕比秦人知匈奴人的惡行惡舉。
漢朝和親帶來的羞辱,五胡亂華致使漢人差點滅絕的悲痛,縱觀整個華夏文明悲愴,無一不跟草原人有關。
在知曉這些歷史悲劇的前提下,李裕怎能露出憐憫?
不能!
為之豪邁,李裕不禁念道:“萬人坑白骨,誰能與當先。”
眾人聞言皆一怔,只覺得李裕口中這短短的十個字,道出了無數秦人的心聲。
埋葬了悲涼,蓋上一抹黃土,李裕適而開口說道:“好了,拿了王庭的我們,該高興起來才是。”
“待存孝跟韓信歸來,本侯特許眾將士豪飲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