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叛軍與帝國大軍較量,又都配備有大秦統一制式的裝備。
若非驪山軍還能倚靠郡城作為據點,只怕把兩方軍卒丟到遍野上,旁人都難於分辨。
而正是有了這個顧慮,李裕神色一動,方才把心中想法說出。
“相國大人,不若你帶著醫者們借道水路,去長沙郡內待我一同匯合?”
李裕這話一出,李斯不禁一愣,隨即問道:“君侯的意思,是想帶著五百將士走陸路南下?”
李裕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又道:“自此跨過江河,隨時有可能遇到敵軍的探子,何況如今敵我難分,若是再帶著這些手無縛雞的醫者走陸路,到時候恐怕無法顧及。”
過了半響。
這才聽到李斯開口說道:“……倒也是個辦法,既然君侯執意如此,本相自然樂得個安穩,不過,君侯此行,只怕兇險不小。”
李斯所說兇險,李裕何曾不曉得,正因為如此,李裕的臉色從未有過的嚴峻。
而為何李裕會變的如此?
想來是因為當初在會稽山下,被桀英下毒的事情嚇到了。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對待戰爭,李裕再不會那般輕視兒戲。
畢竟,小命是自己的……
李裕不禁搖了搖頭,說道:“相國大人既然同意,那就有勞胡大人安排一下船隻,順便派些個人手護衛相國大人周全了。”
胡玉聞言,連連應道:“侯爺放心,這是下官份內之事,定讓相國大人穩穩當當去到長沙郡。”
胡玉話音未落,李裕不禁搖了搖頭,反而覺得自己是杞人憂天了。
這胡玉本就為人謹慎,何況李斯那麼大個官在眼前晃悠,自是不會有任何問題。
即便有危險,相比起李裕即將帶著五百騎護衛渡江南下,才是真的需要好好謀劃考慮的事情。
否則,江河對岸雖然茫茫上千裡,但嶺南叛軍亦是足足二十萬眾。
李裕不相信這趙佗不會分派前鋒斥候部隊摸索帝國大軍動向。
而之所以這般抉擇安排,還有個讓人無奈的原因。
李裕不是不想走水路,只不過南郡渡口但凡大一些的船隻,都已經被章邯徵調去了長沙郡。
眼下這南郡的渡口也好,碼頭也罷,只有一些用來渡人,渡牲口的小船。
這樣的小船,如何能一次裝乘五百護衛騎兵?
雖然迫於無奈,但李裕還是知道輕重緩急,且事不宜遲的。
“相國大人,長沙城見。”
……
看著李裕離去的背影,李斯神色流轉,略微有些詫異與明悟。
難不成,陛下派李裕來南線,還有其他任務?
還是說……李裕是故意支開自己?
但不管怎麼想,李斯也不得不承認,李裕這人平日臉皮是厚了點,又一肚子壞水,卻也不乏是條讓人敬配的漢子。
畢竟區區五百護衛軍在身邊,換做李斯來選,卻是寧願隻身一人乘船走,也不會去冒險穿過南線戰場的。
也是這一刻,李斯方才完全明白始皇帝為何偏偏安排自己跟李裕同行了。
督勵帝國軍隊雖是此行目的,但怕只怕,始皇帝是有想讓李裕代掌軍職的想法。
任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