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沒有繼續往下面說,但大衛的騎兵一旦著陸了,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就意味著什麼了。
而此時的倭國宮殿中已經死一般的寧靜了,除了哀嘆聲,幾乎什麼都聽不見。
過了一會兒,卑彌呼才做出了反應,悶聲道:“傳令下去,讓大軍準備撤回四國島”。
“讓須佐元帥將京都的幾萬大軍全部返回四國島與天手將軍會合,我們要與魏國一戰到底。”
現在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希望大魏的二十二艘戰船內最多也就是五千騎兵,並且希望他們的補給出問題。
我們現在要發動全國之力對大魏發動進攻,才有可能把他們打退,甚至來穩住現在的情況,到時候自己才能向大魏的皇帝求饒,或許還有一線機會。
倭國是沒有騎兵的,都是一些跑兵,這也現在最讓卑彌呼最擔憂的問題,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希望透過數量上來扭轉乾坤。
天手御男戰敗之後,大魏的將士歡欣鼓舞,士氣大振。
百餘年以來,華夏在海戰之中從未對有過如此毀滅性的打擊。
並非是華夏的將士們不如倭國人,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般倭奴人總是在背後捅刀子,搞偷襲。
與鮮卑沒什麼兩樣,搶奪式的騷擾,倭奴人都是小隊人馬突然襲擊沿海地區,搶奪一番之後就立刻跑的無影無蹤,就算華夏將士想與之戰鬥也根本找不到一個人影。
而且,實際上,海戰和江湖內陸水戰相差實在太大,海戰波濤洶湧,巨浪四起,八面可逃,倭奴人只要遠遠的看見華夏旗幟的戰船就灰溜溜的跑了,根本不願與華夏戰船交戰。
但此次不同,大魏的龍船裝備了先進的火器林氏霹靂雷與遠端攻擊諸葛床弩,加之林覺非建議之下改進的船體與風帆,讓一直自以為是的倭奴水軍無所遁形,就算想搞偷襲也無從下手,逃也難以逃脫。
甘寧一邊讓探馬去打探天手御男的行蹤,另一邊又讓虎豹騎重新集結列陣,快速休整軍備。
在大魏四處征戰的所有戰役中都能見到虎豹騎的身影,他們不僅裝備精良,而且驍勇善戰,無所畏懼,還在諸多戰役中都屢立奇功。
片刻之後快馬來報,天手御男已逃到京都,並且已重新集結了五萬倭奴軍趕往四國島與倭奴國元帥須佐之男合兵一處,準備與大魏軍決一雌雄。
甘寧很清楚的明白,卑彌呼這麼做是準備好了與大魏軍玉石俱焚啊,若是自己稍有疏忽,且不說能不能贏,到時候恐怕大軍想要全身而退都未必能做到。
可是甘興霸是何許人也。心思不僅縝密,而且勇武膽大,且不說自己還統率這八千虎豹騎,就算自己此刻是隻身一人,甘寧也會毫不畏懼的去獨闖那五萬人倭奴軍大營。
倭奴國第一戰神須佐之男,殘暴無比,勇武過人,武力值滿滿,且善排兵佈陣,謀略極高,在倭奴國中無出其右。
兩軍相遇在四國島之上的吉野川舊河谷之中。
甘寧的軍陣位於河谷背面的一處平原之地,,如此一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虎豹騎衝鋒效果,也適合機動性迂迴作戰,這樣一來就算倭奴軍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也無法形成有效的包圍之勢,如此利用騎兵的優勢可以來去自如。
若要撤退也能一直沿著河谷迅速的撤回到戰船之上,這也是唯一通向海邊的通道,也能在撤退之時,很好的攔截倭奴軍的追擊。
須佐之男的五萬倭奴軍則集中在河谷的山林南側邊緣,一處樹林茂密背靠陡坡之地依次順著陡坡安營下寨,如此一來也能很好的依託地形優勢,極大的規避大魏軍虎豹騎強大的佇列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