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56 西征高昌 (1 / 2)

相傳松贊干布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專門為公主修築的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後來毀於雷電、戰火。經過17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佔地面積36萬餘平方米,氣勢磅礴。

布達拉宮保留至今,成了西藏最標誌性的建築,宮中儲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讚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

這些壁畫構圖精巧,至今依然栩栩如生,色彩鮮豔,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價值。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加了唐蕃之間的合作,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大量的書籍和工匠,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同時也讓吐蕃變得強大起來,松贊干布逝世後,他的繼承者野心勃勃,間接的造成了大唐邊疆長期的不寧。

現在由於李恪的重生斷了吐蕃的和親陰謀,同時也斷了吐蕃的崛起之路,當然,那美輪美奐的布達拉宮也必然不存在了,一飲一啄,也不知這是好是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如流水,很快便進入了冬季。

由於李世民拒接了吐蕃和土谷渾的和親,吐蕃和土谷渾便越來越不安分了,幾次三番的在邊境尋釁滋事。看起來,這兩個部族定是有了某種契約,很有同退同進的意思。

他們都知道獨自無法對大唐造成太大的威脅,卻很想在入冬之前開戰,即便不能取得太大的戰果,亦可一雪和親被拒之恥,順便佔領幾座城池劫掠一番,以之緩和冬季的漫長酷寒和物資緊缺。

以遊牧為生的民族,弓馬嫻熟戰力剽悍,夏日裡縱馬馳騁肆無忌憚,但是到了冬天水草凋敝風雪漫天的時候,便不得不如偃旗息鼓安分起來。

風雪,是他們的天敵。

若是倒黴遇到雪災,全族的人口和牲畜甚至能凍死一半。往往一個興盛的部落,僅僅一場天災就一蹶不振……

聯合起來,以和親被拒的名義劫掠一番,儲存足夠的糧食物資越冬,便成為最好的方法。

以大唐的國力,很難同時對吐蕃和土谷渾開戰,所以兩個部族這一次底氣十足。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面對他們的流氓行徑,李世民這一次沒打算退讓。

李世民身體裡有一半胡人血統,令他更瞭解胡人的天性,欺軟怕硬、弱肉強食、得寸進尺,便是他們的遺傳基因。當年“渭水之恥”讓性格剛強的李世民差點自殺,引為生平最大恥辱,如今又豈能面對吐蕃和土谷渾的咄咄逼人,再來一次“渭水之盟”?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御書房裡裱糊了一幅字。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李世民很喜歡這幅字,更喜歡這裡邊蘊含著的睥睨天下的霸氣!

但如此同時,這幅字也很操蛋……

它在激勵著李世民發奮圖強、奔向更雄偉的人生目標的同時,也如同一個緊箍咒,讓他不敢肆意妄為。一旦亂來,必然被那些口服心未服的可恨傢伙抓住把柄,大肆抨擊,少不得又是一頓噁心。

所以他覺得,其實自己是被自己兒子李恪給道德綁架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李世民打定主意,前所未有的強硬,非但沒有妥協,反而主動出擊。

雖然很難同吐蕃和土谷渾主動開戰,卻可以雷霆萬鈞之勢覆滅高昌國!只要高昌國覆滅,吐蕃和土谷渾都得掂量一下,真的惹毛了大唐,會有什麼後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