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動用十六衛官兵,所承擔的風險幾乎為零,而且這樣沒有風險的事情而且收益巨大的事情,李世民沒有絲毫的拒絕的可能,
而且這還關係到關中地區百年基業,一旦關中地區解決灌溉問題,李世民將會盡收關中百姓之心,所有的百姓都會自發的擁護李世民,
糧食年年豐收,關中一直緊缺的糧食問題也將會迎刃而解,再也不用年年耗費巨大的代價從各地調集糧食。
李世民越想越激動,不時的和房玄齡商量賑災的方案。
房玄齡也是振奮異常,他發現這種軍隊賑災的方式很有推廣價值,一些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這些有組織有紀律計程車兵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君臣幾人越商量越興奮,一個個絕妙的方案很快敲定。
李恪心中鬆了一口氣,這一下關中的百姓徹底有救了,雖然不敢說恢復產量,至少能夠保住一部分糧食,度過這場災難。
這樣一來驪山村終於不用擔心自己成為那個唯一逃脫的螃蟹了。
“龍王爺恕罪!龍王爺恕罪!其他村民只是被驪山村矇蔽,還請龍王爺恕罪,不過老農可是一直對龍王爺畢恭畢敬,您老人家要懲罰就懲罰驪山村吧。”
官道上村長老者領著幾個虔誠的迷信者,在那誠惶誠恐的向龍王請罪。
“愚民!”
李世民冷哼一聲。他現在有了應對旱災的方法,很不滿老者向龍王求雨卑躬屈膝。
這不是你們這些上位者一直宣揚的愚民政策麼?李恪心中暗道,當然這句話他在心中沒有敢說出來,否則又是一頓板子少不了。
“老人家,你不用再求雨了,過幾日朝廷就會組織百姓抗旱救災了。”李世民不忍心老者再繼續受苦,勸道。
“朝廷救災?朝廷管得住人,還能管得住龍王,我看你剛才就是和驪山村的人在一起,你肯定是和他們一夥的,還想來騙我。”
村長老者根本不信李世民的話,官府要是能抗旱救災,前幾年就不會發生那麼大的饑荒了。
李世民恨恨的瞪了李恪一眼,無奈的看著頑固的老者,他好心的勸老者,沒有想到還被認為是和驪山村一夥的。
李恪無語至極,沒有想到自己什麼也不做,還是被殃及池魚。
“咳咳!老人家,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漢王府已經研製出了旱地澆灌的工具,已經將其獻給朝廷,朝廷不日之後,就會組織抗旱。”李恪出聲幫李世民解了圍。
“當真?”村長老者不通道。
驪山村鋪天蓋地的打井澆地,他當然知道,臨近官道的這邊的一畝田地都快澆完了。
可是他可沒有那麼多錢買工具和請人,還是求龍王爺比較可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