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足夠強大,就會想著去搶奪財富、女人、土地,反之,就得被別人搶,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只要是敵人,就要將他永遠打倒讓他一蹶不振,為何要跟敵人講什麼禮儀之邦,講什麼仁義道德?
你跟敵人講這些,用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子民供奉的稅賦去交好殘害他們的兇手,你將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子民置於何地?”
郭大慶繼續道:“你記著,你是打不打仗的將軍,甭學那些腐儒那一套,什麼仁義博愛,都是狗屁!
對於自己的族人,要講究博愛仁厚,要講究兼愛寬恕,可是跟一群茹毛飲血蠻夷,有什麼道理好講?
難道你仁愛寬恕了,下一次這些蠻夷見到漢人就會感恩戴德的繞著走?
扯蛋!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那就是他們的信仰,只要你露出一絲絲的虛弱,這幫混蛋就會像是野狼一眼撲上來,將你咬得鮮血淋漓,對於他們,必須堅決打擊,只有把他們打疼了,他們才會老實……”
“郭校尉所言非虛,另外一方面是龜茲國太強了,必須得削弱一些,不然以後不好管理!”薛仁貴道。
見主帥薛仁貴都怎麼說了,薛先圖便沒在多言。
隨著薛仁貴一聲令下,十股唐軍騎兵如同一陣龍捲風般襲向龜茲國,所到之處人仰馬翻,雞犬不寧。
龜茲國丞相那利收到訊息後,勃然大怒,這龜茲國可是他以後成就霸業的根基,如果任由唐軍怎麼繼續下去,那龜茲國必將傷筋動骨,國將不國…
即便以後成為了龜茲國王,那也如同得到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所以不能任由唐軍這樣肆意妄為下去…
想到此處,那利不得不取消立馬發動政變的計劃,全力以赴的對付唐軍,他的這個舉動,也正好落入了龜茲國王和薛仁貴計劃的陷阱中。
二天時間匆匆而過,由於那利被薛仁貴折騰得東奔西跑,龜茲王城自然就兵力空虛,國王訶黎布失畢非常順利的便把自己的心腹兵團調進了王城。
國王訶黎布失畢依照計劃和唐軍內外夾擊丞相那利,那利內外交困,寡不敵眾,很快便兵敗自殺。
薛仁貴以為消滅了龜茲國的反對派丞相那利,龜茲國便會很順利的臣服於大唐,沒想到這其中卻出現了紕漏。
龜茲國是願意臣服大唐,但在討論臣服條件時卻陷入了僵局。
薛仁貴在領兵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但你要讓他與別國展開斤斤計較的外家談判,他卻束手無策。
不僅他束手無策,他手下的將軍們同樣束手無策,這一耽擱就是半個月,可把薛仁貴給急壞了,幸好這時王玄策來了。
見到薛仁貴,王玄策便拿出了李恪的親筆信件,薛仁貴看後便單獨召見了王玄策,然後二人便展開了密謀。
自從之後,王玄策便成為了薛仁貴的代言人,全面負責與龜茲國的談判。
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業人來做,在薛仁貴眼裡難如登天的事情,沒想到在王玄策接手後,不到半天就搞定了。
在搞定龜茲國後,薛仁貴繼續運用游擊戰術四面出擊,把整個西域攪得是天翻地覆,諸多小國是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這個時候,王玄策又出擊了,憑藉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諸多小國紛紛選擇了臣服。
就這樣,薛仁貴和王玄策一文一武,一明一暗,在二人天衣無縫的配合下,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讓西域諸多國家紛紛俯首稱臣,在這西域邊陲之上留下來一段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