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衝沉吟半晌,皺眉道:“不曾啊!父親何有此問?”
長孫無忌道:“那李恪雖然跋扈,但絕對不蠢,反而卻異常精明,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他是絕對不會兵圍一個丞相府的。”
只要冷靜下來,長孫無忌對於事情的分析依舊很是犀利,不愧“長孫陰人”之名……
長孫衝再次沉思半晌,依然微微搖頭。
說話間,他們已來到門口,長孫無忌抬起眼眸,目光穿透漫天風雪,向李恪看去。
李恪威風凜凜的坐在馬背上,頭上戴的貂皮帽子,落滿積雪。
一身金色錦衣,乾淨利落。北風吹動衣袂,金色錦衣便緊緊貼在身上,顯露出結實的軀幹,衣衫單薄,卻絲毫不畏寒冷。
帽簷下一張光潔白皙的臉龐,透著稜角分明的冷俊,兩道劍眉斜插入鬢,一雙鳳目顧盼生威,高挺的鼻,絕美的唇形,無一不在張揚著高貴與優雅。
李恪是當朝親王,長孫無忌官職再大終究還是臣子,長孫無忌即便再厭惡李恪,見到李恪也得乖乖行禮。
長孫無忌拱手道:“拜見漢王殿下!”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此時的長孫衝恨不得一口吃掉李恪,但規矩就是規矩,連他父親都得拱手行禮,何況是他。
長孫衝心裡對李恪恨得要死,也不得不跟著父親向李恪行禮。
長孫無忌再怎麼說也是他父皇的心腹重臣,甚至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他父皇最信任之人,該有的尊重還是要給的,見長孫無忌拱手行禮,李恪也不好託大,立刻翻身下馬。
李恪看著眼前這位歷史名相,心中閃過一絲遺憾,如此人物,為什麼就不能為我所用呢?
長孫無忌能得到李世民最大限度的信任,也不是沒有原因。
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少年相識,一路攜手走過風風雨雨,可說情誼頗深。
自大業十三年起,高祖李淵起兵太原,渡過黃河之後,無忌前去謁見,得到了一個文書的職位,從此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不離左右。
從征討薛舉到虎牢關大破竇建德,從千里狼煙鐵火雄壯的疆場到富貴堂皇陰謀詭計的奪嫡之戰,長孫無忌一直陪在李二陛下身邊,忠心耿耿。
玄武門事變中,他跟隨李二陛下埋伏於玄武門,舅舅高士廉鎮守秦王府,妹妹長孫皇后親自出面安撫士兵,他們一家人全都置身於權利鬥爭的第一線,隨時準備為秦王而獻身。
歷經種種,李世民又怎能不信任長孫無忌呢?
李恪拋開腦中的雜念,頗為客氣道:“趙國公不必客氣!”
長孫無忌沉聲質問道:“敢問殿下所為何事?把吾的府邸圍得水洩不通?”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本王剛剛被當街刺殺,刺客逃跑的方向正好是貴府這邊,所以本王有理由相信這刺客很可能跑進了貴府,因此本王想進去搜查一番,還望趙國公成全…”李恪冷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