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隨後又對李君羨說道:“此人雖未供出主使者何人,但其不是真心為其辦事,故以平素必然有所疏漏,速速去查探他的住處,以及今日往來人等,想必能有所線索。”
“諾!”李君羨正有此意,立即帶著幾個“百騎”的好手,命王府的管家帶著,前去王林的住處,然後吩咐“百騎”的其他人手,就地審理此案,盤查魏王府中一干下人奴僕,看有無其他線索。
李世民將李泰叫進臥房,安慰一番。
李泰痛哭流涕道:“孩兒今日才知,聖賢為何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之真知灼見!
那王林雖說是陷害於我,但孩兒自家是自己知,唯恐以往做過的混賬事被揭露出來,惹得父皇惱怒,若是平素不做那些胡來之事,有何嘗懼怕那些誣陷流言?
自此以後,孩兒必定安分守己,勤勉做事,每日三省吾身,再不去做哪些荒唐之事。”
不得不說,李泰的確是最瞭解李世民脾氣的那一個。李世民從來都不怕大臣亦或是子侄犯錯誤,只要你犯了錯誤能有一個認真誠懇的態度,他往往都會給予寬宥。
果不其然,李泰“痛心徹骨”的一番話語,令李世民龍顏大悅,笑逐顏開。
若是此事能使得青雀當真認識到這一些感悟,那可謂因禍得福了!這孩子聰慧是真的聰慧,只是傲氣太重,被自己慣得有些任性,難免眼高於頂,行事素來無所顧忌。
當真能痛改前非,那可真是善莫大焉!
外間,魏王府的下人會同禁衛將王林的屍體處理,沖洗了門前的血漬。
剛剛收拾完現場,李君羨便匆匆而回。
“陛下,有線索了!”
“這麼快?”李二陛下有些愕然。
李君羨雙手呈上一塊玉佩,沉聲道:“王林好賭,府中有家僕經常與其賭博,前幾日,王林輸得很慘,便順手拿出這塊玉佩充當賭資。”
李世民接過來一看,臉色頓時陰沉。
那玉佩是一塊羊脂白玉,溫潤白皙,上面鐫刻著一條蜷曲著的螭蛟。
這是東宮的東西……
很快,在李成臥房的地磚下面,又挖出一個匣子,埋藏得極為隱秘。
裡面放著一些私人物品,以及幾封書信,書信沒有抬頭,亦沒有落款。但是這顯然難不住“百騎”的偵緝高手,幾個人相互印證探討一番,便得出結論。
書簡所用的紙張品質極好,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是上等的宣州紙張,每年的產出極為有限,等閒的富貴人家即便花大價錢亦不可得。
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
很早便有人將宣紙用於書畫,但宣紙之名的興盛,卻始於中唐,繼而名聞天下。是以,這個時期的宣紙並不是很普及,而熟知內情的人卻知道,太子李承乾最是喜愛這種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