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9 王謝袁蕭 (2 / 2)

“老師,真的要到那一步嗎?”李恪滿臉凝重道。

“殿下,奪嫡之爭兇險萬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況且殿下現在的命運已經和許多同僚許多家族的命運連結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婦人之仁…”岑文字語重心長道。

李恪沉吟半晌,滿臉無奈道:“哎,身在皇族身不由己,老師你依計行事吧!”

“諾!”岑文字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

“老師,執行這個任務的人員你選好了嗎?”李恪繼續追問道。

“已經選好了,此人名叫謝茂,是微臣的一個遠房外甥,同時也是也是微臣的弟子,最主要的是他出生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謝家,作為謝家的嫡出子弟,相信他很容易就能打入楚王府,而且能快就能進入決策層…”岑文字自信滿滿道。

自西漢以來,由於士人主要透過察舉、徵辟出仕,以至於很多地方豪強門生故吏遍天下,而到東漢後期更是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再加上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導致權力被豪門大族所壟斷,一度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門閥制度。

這些大世家出了最為著名山東五姓七望,還有江南的“王謝袁蕭”。

五姓七望在之前的章節中已經講過,就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而“王謝袁蕭”是指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蘭陵蕭氏這四大家族。

琅琊王氏出自於琅琊郡臨沂,奠基者乃是西漢宣宗時期的博士諫大夫王吉,其子王駿官至御史大夫,其孫王崇更是官至大司馬,王氏一族自此綿延傳承。

西晉出現了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這裡的馬是指皇家司馬家,王就是指琅琊王氏。

鼎鼎大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就是出自這個家族。

隋唐以後隨著科舉制的推行,琅琊王氏的影響力逐漸削弱,但琅琊王氏還是出了王方慶、王睿、王璵、王摶四位宰相。

陳郡謝氏出自陳郡陽夏,起家於魏晉時期的典農中郎將謝纘與其子謝衡,而其真正崛起則源自於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謝安、謝玄因此戰立下大功,陳郡謝氏得以迅速崛起,成為與琅琊王氏比肩的存在,合稱“王謝”。

陳郡謝氏的代表人物:謝安、謝玄、謝靈運、謝朓等。

陳郡袁氏與陳郡謝氏一樣,都是出自陳郡陽夏,但比謝氏要起家更早,袁生早在楚漢爭霸時期便已經嶄露頭角,後呂后、漢文帝時期袁盎、袁噲等先後出仕,袁家逐漸成為陽夏第一大望族。

陳郡袁氏代表人物:袁滂、袁渙、袁侃、袁齊媯等,這裡特意說明一下在三國鼎鼎大名的袁紹和袁術可不是出自陳郡袁氏,他們是出自汝南袁氏。

蘭陵蕭氏出自東海郡蘭陵縣,相較於前面三家,蘭陵蕭氏起家較晚,直到南朝劉宋時期蕭道成才以軍功起家,後建立了南朝齊、南朝梁兩朝,從而使得蘭陵蕭氏得以迅速崛起,先後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以及大量文臣武將、文人雅客。

楊廣的皇后蕭美娘,大唐的宰相蕭瑀就是出自蘭陵蕭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