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092 政事堂 (1 / 2)

唐朝有兩大情報機構:“唐”與“百騎”。

“唐”的職能主要是對外,負責潛入敵國,刺探機密、情報或進行暗殺破壞等活動。

“百騎”的智慧主要是對內,負責保護皇帝安全,追捕、狙擊重要案犯,並監視百官,瞭解國內的一切風吹草動。

“唐”的負責人是李恪的死對頭長孫無忌,“百騎”的負責人是李世民的心腹李君羨。

這李君羨是唐朝的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一開始是瓦崗寨中李密的手下,後來又做了王世充驃騎將軍,但是李君羨覺得王世充這個人為人不好,所以就帶著自己的部隊,來到了李淵的麾下。李君羨英勇過人,被李淵封為都尉,跟著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衝鋒陷陣,逐鹿中原,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

李君羨對李世民忠貞不二,也因此被李世民視之為心腹,在加上他沉默寡言,口風極緊,李世民才能他負責掌管“百騎”。

後來李世民大概是覺得李君羨知道得太多了,被李世民因為一句謠言所殺,而且謠言似乎還和女皇武媚娘有關。

後來編劇們腦洞大開,才有了後來的電視機《至尊紅顏》。

《至尊紅顏》還是由大美女賈靜文,大帥哥趙聞卓、保劍風主演,喜歡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扯遠了,迴歸正題。

百姓聚眾請願,並浩浩蕩蕩直殺皇宮而來,這麼大的事情,而且就發生的天子腳下,李君羨當然早已得到線報,正神色匆忙的往李世民處趕去。

唐初,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

《新唐書·百官志》:“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

後來,因為唐太宗即位前雖曾任過尚書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職,便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門下侍中、中書令號稱宰相。

《冊府元龜·宰相總序》記載,自隋代以來,就有“或以他官參掌機事及專掌朝政者,併為輔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輕易授人,故常以他官而居宰相之職,並假借他官之稱。如唐太宗時,杜淹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魏徵以秘書監參與朝政,其後,或稱“參議得失”,或稱“參知政事”等等,名稱不一,實則都是宰相。

《文獻通考·職官四》說:“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駁,

ì有爭論,紛紜不決,故使兩省先於政事堂議定,然後奏聞”。

唐代初年,三省長官在門下省議事。這個議事地點稱為政事堂。

這個時期宰相都是由三省長官兼職的,而三省長官尚有本省常務,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們上午在政事堂議事,下午就回本省辦公。因此,不必要另立宰相的辦公機關。

軍國大事經政事堂會議商定,奏請皇帝最後裁決;機密大事以及五品以上官員的升降任免,只在政事堂議論,他官不得與聞。

如此一來,政事堂就成為唐初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決策機關,真正的“帝國心臟”。

李君羨忐忑的走進政事堂,發現有人正在說話。

“帝王創業為何如此艱難呢,剿滅了隴西的薛仁杲,又有宋金剛,滅了宋金剛,又竄出個劉武周,等滅了劉武周,河南又有個王世充,等滅了河南的王世充,河北還有竇建德,山東還有徐圓朗。”

“等朕終於這些這些勢力一一掃除,剛登上夢寐以求的皇位,屁股都好沒有坐熱,又被頡利、突利這兩個突厥蠻子欺負,不得不掏空國庫,忍恥含狠的簽下渭水之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